淮北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烈山区以核心价值观教育、乡风民风培育、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文化活动普及“四大工程”为载体,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乡风文明和新农村建设水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见物见人、共建共享、效果显著。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烈山区坚持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多层面覆盖,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活动,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践。目前,全区50个村(居)全部建立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常态化开展活动;5000多名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树文明乡风”承诺书;建设核心价值观文化墙和“文明乡风公益广告”616处,做到镇村全覆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民生活,入脑入心。
在培育乡风民风上,烈山区坚持把乡风民风建设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深化农村“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创建活动,已评选市级以上文明村镇18个、十星级文明户886户、最美家庭233户、“好媳妇、好公婆、好邻居”等先进典型632人,有效促进了广大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同时,着力加强农村民俗文化活动规范管理,进一步推动形成优良乡风、淳朴民风、和谐社风。今年3月,面向全区开展优秀村规民约征集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村民看得见、听得懂、易接受的“土口号”,让村规民约“约”出好风气。
强化全域创建、建设美丽乡村,是烈山区弘扬文明乡风的又一重点举措。烈山区高度重视城乡环境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旱厕治理“三大革命”,巩固“三线三边”治理成效。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统一规划,整体推进,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大行动,在乡村注入旅游元素,以石榴文化、民俗文化为核心,先后打造了榴园、洪庄、和村等文化旅游村,逐步壮大了全区乡村特色旅游产业,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此外,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着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抓好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以文化推进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借助村民文体活动中心、乡村大舞台等阵地,以广场舞、小品、歌舞等形式,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通过文艺宣传、公益广告、发放倡议书等形式,使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陋俗的强大舆论场。目前,共悬挂横幅标语200余条,印发宣传单3万余份,组织开展文艺演出20余场次。
■记者 陈洪 通讯员 秦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