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创新发展 新动力 新优势

导读:

实施创新战略 激发发展活力

  11月30日,新疆油田正式发布消息,经过10余年

实施创新战略 激发发展活力

  11月30日,新疆油田正式发布消息,经过10余年持续科技攻关,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中心区发现10亿吨级砾岩大油区。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大砾岩油田,也是中国石油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公司创新战略的又一重大成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号角,明确把企业放在各类创新主体的第一位,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创新型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石油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既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又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能源市场竞争,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必须深入贯彻国家新发展理念,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领先于行业的核心技术,降低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成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石油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在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创新动力活力,培育创新团队、提高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攻关、支撑引领主业发展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以创新为支撑引领的发展方式正在形成。“十二五”期间,取得40项重大标志性成果,申请专利2.1766万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6项,新技术增效超过1000亿元,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中国石油在低油价下实现转型升级和稳健发展,业绩完成情况在中央企业中保持领先优势。

  一系列创新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在科技攻关方面,聚焦主营业务发展需求和技术瓶颈,持续推进“优势领域持续领先、赶超领域实现跨越、超前储备领域抢占制高点”科技创新三大工程,取得了系列理论技术创新成果。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创新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实现增油1400多万吨;超低渗透油气藏开发、高性能压裂液等核心技术创新,为长庆油田5000万吨高产稳产奠定基础,成本降幅达到30%。

  在机制创新方面,大胆引进民营资本,变革营销模式,并通过“互联网+”战略,实现从传统能源公司向创新型企业的转型。2015年,中国石油牵手阿里巴巴,双方在互联网支付、电子加油卡、互联网金融、会员共享、积分互换、联合营销等领域开展多项合作。

  在管理创新方面,不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和管控模式,坚持用信息技术推动管理创新,构建了覆盖全集团“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数字神经系统,初步实现了生产经营管理网络化、国内国外业务一体化、线下线上服务联动化,信息化应用水平在中央企业和国际石油公司中保持领先优势。

  创新是国家和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愈发突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牵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的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中国石油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去年,集团公司党组将“创新”纳入公司发展战略,在科技与信息化创新大会上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的思路和重点部署,提出要加快实现从主要依靠投资和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到2020年建成国际知名的创新型企业,到2030年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

  实施创新战略,激发发展活力,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要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业务发展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作为科技创新的战略主攻方向,坚持“业务主导、自主创新、强化激励、开放共享”,开展国家及公司重大专项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现有业务领域技术更新换代,加快拥有一批行业领先的主导技术和特色技术,努力缩短核心技术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进程。

  实施创新战略,激发发展活力,必须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切实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活力。要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积极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建设“数字化油田”“智能炼厂”“智慧加油站”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运用“互联网+”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取得新突破。结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管理创新工作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大力倡导创新文化,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国际水准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为经济社会提供价格可接受、生产消费使用过程清洁的能源资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十九大关键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十九大报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强调创新,提出到2035年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这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号角。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坚持新发展理念】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创新没有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