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立人体模型进行虚拟外科手术,到建立轨道交通车辆模拟系统进行虚拟仿真实训;从建立应用软件进行虚拟蝴蝶生长,到模拟军事训练建立虚拟战场系统;这些过去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如今通过VR技术走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所谓V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方式,通过调动用户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各种感官,使其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虚拟现实产业一般包括三类技术应用方式: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增强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和混合现实。
2018春节期间,记者走访了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兰、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外贸局负责人邓越峰、南昌市工信委软件和电子信息处处长闵涌波。记者了解到,在江西南昌,这种让人身临其境的VR/AR技术,正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新兴产业,不仅赋予传统产业新动能,其自身也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留学生体验zSpace1软件应用里的虚拟蝴蝶生长周期。(图片:科骏公司提供)
江西中医药大学与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约授牌仪式上客户体验zSpace1软件应用里虚拟人体模型。(图片:科骏公司提供)
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兰告诉记者,作为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内容开发及应用服务商,科骏公司主营K12(小初高)虚拟现实系列教育产品、轨道交通车辆城轨A、B型车及高铁CRH3型VR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医学、博物馆展呈应用解决方案。
2017年10月,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科骏公司对美国创新500强科技企业zSpace公司实现股权投资,并将其亚太地区设备进口、分销业务落地南昌,目前产品进口已实现由武汉口岸转为南昌海关入境,未来力争其亚太区产品售后服务中心及生产制造基地向江西迁移。基于以上合作,科骏公司与zSpace公司及纽约州立大学AR联合实验室共同组成zSpace全球研发中心,针对全球K12(小初高)教育定制化ARVR教育产品体系,在高性能软件建模、内容拍摄生成、增强现实与人机交互、集成环境与工具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在其美国研制虚拟显示器件、光学器件、高性能真三维显示器、开发引擎等产品基础上,建立其全球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技术、产品研发及测试基地。
刘小兰说,“我们将依托项目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AR/VR开放创新平台,开发一批标志性战略产品,参与制定AR/VR技术标准规范,初步建立开放协同的AR/VR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培育国内有影响力的AR/VR领军企业,形成AR/VR核心产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规模100亿元以上,为江西AR/VR产业领先全国打下基础;推动AR/VR技术在制造、交通、金融、医疗、教育和政务等领域率先应用和推广,建设一批有影响的服务平台技术的重大应用项目;布局建设研发平台并推动成为国家级AR/VR创新平台,壮大AR/VR高端人才队伍,将江西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ARVR高科技产业集群。”
政策扶持 抢占先机
南昌市工信委软件和电子信息处处长闵涌波说,“虚拟现实是一项颠覆性技术,是未来互联网的入口和交互环境,将开启下一个时代的PC(个人计算机)和Mobile(移动电话),成为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
2016年是虚拟现实VR产业元年,当时世界虚拟现实VR产业进入爆发式成长的战略窗口期,虚拟现实VR产业在全球各地开疆拓土进行着“大航海”。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国内主要发达城市争先布局。
闵涌波告诉记者,南昌市在2016年8月份出台了《关于加快AR/VR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在龙头企业培育,鼓励科技创新、设立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2016年2月22日南昌市率全国之先,打响了全球首个城市级虚拟现实产业布局第一枪。我们围绕‘营造VR生态圈、构建VR产业链’的发展思路,通过以下几个维度全力打造中国南昌VR产业基地,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氛围。”
1.高起点的顶层设计。在“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发布和推介会”上,南昌市发布了建设VR产业基地的“159”发展思路:即立足一个基地,实现五大目标,打造九大支撑。
一个基地:即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构建世界级的虚拟现实产业中心——“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
五大目标:即用3-5年时间,培养1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发起总规模10亿元人民币的虚拟现实天使创投基金、落实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的虚拟现实产业投资基金、聚集1000家以上的虚拟现实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产值。
九大支撑:即设立VR产业研究院、发起创投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组建VR教育集团、搭建VR公共服务平台、打造VR学术交流中心、构建VR企业创新中心、建设VR主题公园、组织VR国际博览会和引进成立VR重点实验室。
2.高档次、大体量的物理空间配套。南昌市政府投资10亿元人民币倾力打造的全国首个城市级VR产业基地——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其物理承载空间包括9万平米的核心办公区,3600平米的VR产业基地创新孵化中心,2万平米的VR产业基地教育培训中心和VR展示中心、VR体验中心等。
目前VR产业基地引进了北京理工大学、联想新视界、清华紫光、中国网库、欧菲光、中国网库、3glass、星宇时空等一大批行业企业和研究机构。
3.行非常之力的优惠奖励政策扶持。南昌市出台了VR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VR/AR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明确支持对象和重点、加快规划建设、完善配套保障、培育龙头企业、强化创业扶持、创新融资服务等十个方面,支持VR/AR在南昌超常发展,力行“以非常之策,成非常之事”之决心。通过以空前优惠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力度,对落户中国(南昌)VR产业基地的企业重点扶持。例如对落户南昌的VR/AR企业实际发生的银行贷款连续三年给予60%、每年不超过150万元的贴息支持;对引入风投的VR/AR企业、投资VR/AR的各类投资企业、对VR/AR行业购并重组行为,由收益地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