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如此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科幻电影《阿凡达》中所展现的图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现实。当前全球的科学家正在研究的热门课题有哪些?它们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们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专家,就部分前沿科技进展撰写了系列科普文章,在“科技前沿”栏目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编 者
信息转换技术是指实现人脑与电脑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流和转换的技术,其基本路径有两条:一条是实现电脑到人脑的信息转换,可以从电脑上下载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引发学习革命;另一条是实现人脑到电脑的信息转换,可以把人脑中的信息直接转换为电脑中的文字或图片,实现“随心所欲”的意念控制,引发多种变革。
2012年,美国科学家宣称研究发明了一种新的“读心术”,可以用电脑程序解码大脑活动,“翻译”成文字。如果这项技术能推广,研究人员将使用电脑来实时“读心”。可以预见,它对于一些语言机能受损的、无法说话的病人和老年痴呆等脑科疾病的治疗,是非常有意义的。
早在20年前,思维读取技术就已经出现。近年来,这项技术在整个软件上有所突破。比如,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利用一种特殊的扫描技术来模仿人的思维,甚至可以看到人在梦里看到的东西。日本研究人员发明出用图像显示人脑活动的技术,最终可能实现将梦境转化为电脑图像。美国、德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能洞察人脑的“大脑扫描仪”,它可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解读人脑思维。
2006年,清华大学神经工程研究所的专家们研制出的“脑—机接口”系统获得初步成功,中国香港研制的“脑—机接口”系统、瑞士科学家研制的意念控制机器人等,将来都有望为瘫痪病人提供帮助。
2009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50大最佳发明之一是:用意念写微博。IBM公司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科学家声称,已设计出一种带有先进感应器的耳机,可通过分析人类的脑电波来判断面部表情、兴奋程度、注意力程度甚至是当时的想法。借助于这项技术,你可以用意念来拨打电话而无需亲自拨号。2011年,科学家发明了靠意念控制的电脑,它可望在将来帮助那些不能说话或移动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