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临近,很多消费者打开电脑发现,各类花花绿绿的弹窗广告扑面而来,让人眼花缭乱,想关掉却无处下手……记者调查发现,“霸屏”的网络弹窗广告不仅影响用户工作效率,还可能存在侵犯用户隐私、暗含违法信息等问题,亟待加强监管。(11月9日新华网)
电脑弹窗可以说是个老生常谈的痼疾毒瘤了,之所以现在又引起媒体的关注,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双十一”的来临再度让各种广告弹窗更加泛滥,让人倍感不胜其扰,所以让其又进入人们的视线。不过这种情况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弹窗问题的顽固和猖獗,同时反映出这一问题虽然饱受诟病但是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治理,或者说治理的还不够彻底,以致总是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不管你愿不愿、想不想,弹窗就在那里,不停的往外弹,挡住你的屏幕、妨碍你的操作。可以说弹窗虽不是病毒却胜似病毒,并且比病毒顽固,还比病毒碍眼,它简直就是电脑里的“钉子户”和“牛皮癣”,几乎无处不在,尽管人人厌恶却怎么赶也赶不走,甚至拿它毫无办法。这是因为弹窗来自各种应用软件,只要人们还要使用它们的服务,就不得不忍受弹窗的袭扰。
弹窗频率高、关闭键过小甚至形同虚设,这令人们最为不满。很多网民反映,大多数应用软件均有弹窗广告;有些软件还将弹窗广告做成了开机启动项,只要电脑一开机就会跳出来“骚扰”用户。更令人恼火的是,这些弹窗广告或者根本无法关闭,或者关闭键特别小,几乎难以识别。
原来,一些弹窗广告的关闭按键其实只是摆设,用户点击后非但不能关闭广告,反而会进入广告页面。即便用户安装了过滤屏蔽软件,弹窗技术人员也有办法应对,能够继续强制给用户推送。
不仅如此,弹窗还涉嫌窥探用户的隐私。有网民戏称:“世上最了解你的也许不是家人,而是弹窗广告。”很多消费者发现,只要浏览过某类商品,相关广告就会纷至沓来。这明显是被弹窗程序悄悄“跟踪”了嘛!
不请自来还打发不走,广告“扰民”不说还会不断侵犯用户隐私,不光只是商业推广,一些弹窗广告还暗含色情、诈骗等低俗、非法内容以及病毒链接,只要有人点进去便会“中招”。不得不说,这弹窗真的有毒呀!然而制作推送弹窗的成本却非常低,据说2万元即可弹100万次!难怪各种弹窗多如牛毛。难道人们对此真是毫无办法,只能看着它们蹬鼻子上脸“乱弹琴”吗?
显然不是,我国广告法第44条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由此可见,乱发弹窗明显已经涉嫌违法,完全可以拿起法治武器进行打击整治。
如今,愈演愈烈的弹窗乱象扰乱网络传播秩序、污染信息网络环境、危害用户切身利益,网信、文化、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建立规范制度,开展综合治理,大幅提升非法制作发布弹窗的违法成本,把电脑弹窗控制在合法、适度的范围以内,还人们一个干净、清爽的电脑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