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电脑行情 >

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进展,官方总结来了!

导读:

  近日,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总结》的通知。

  近日,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总结》的通知。《总结》表示,一年来,教育系统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按照教育部《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各项工作取得可喜进展。

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总结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教育系统深入实施“奋进之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按照教育部《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各项工作取得可喜进展。

  一、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统筹部署

  (一)教育系统网信工作统筹部署与协调。

  一是切实发挥统筹作用,服务网信重大战略部署。组织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网络安全“四个坚持”重要指示精神。全年共完成23项重大规划、战略、意见、要点等分工方案,涉及教育部任务176项;报送42次重大任务的年度总结和计划等。继续推进IPv6规模部署,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组织41个核心节点高校基本完成CERNET2主干网的IPv6升级改造。

  二是组织召开了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教育部网信领导小组成员调整方案,审议并发布了《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明确了年度工作思路,确定了全年工作的核心目标,并对相关任务进行了分工。

  三是在云南省昆明市组织召开2019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在贵州省黔西南州组织召开全国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经验交流会,出版民族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四是编制完成《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初稿,制订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

  (二)教育信息化标准化管理。

  落实《教育部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的管理和指导,2019年标委会有6项归口的国家标准获得批准并发布。全国教育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多媒体教学安全卫生要求》等列入教育行业标准重点制修订计划。

  二、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

  (一)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通教师空间1339万个、学生空间630万个、家长空间589万个、学校空间40万个。

  二是积极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成立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更新完善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技术规范》,目前已接入上线各级平台150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个、省级平台25个、市级平台52个、区县级平台72个。

  三是国家体系面向全社会广泛开展优质资源汇聚,已汇聚290个单位共457个教学应用,已与61家单位的111个应用完成技术对接。

  (二)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一是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参与教师超过228万人,晒课314万堂,推荐省级优课17312堂课,遴选部级优课10005堂,生成性资源达800万条。

  二是完成部分民族地区初中数理化朝鲜语2778条(套)、彝语2778条(套)资源,审查通过后及时开展了资源上传、应用和培训。

  三是人教社完成了统编“三科”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32个品种及其他教材多个品种数字教材的更新。

  (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建设。

  一是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分两批共立项91个资源库新申报项目和11个升级改进项目,20个资源库建设项目和7个升级改进支持项目通过验收。

  二是将“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精品课”纳入“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进行整体组织和推进。2019年共有18个省份43所职业院校提交的514件作品参加评选,内容涉及16个高职大类和9个中职大类。

  三是2019年4月在北京举办中国慕课大会。在校生和社会学习者慕课学习人数达3.1亿人次。实施“慕课西行”战略和“在线开放课程新长征计划”,西部高校应用慕课开展线上教育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达1万余门,受训教师达5.9万余人次,立项资助25个课题开展慕课建设与应用配套制度建设,高校获得在线课程学分的人数突破8200万人次。

  四是认定发布第二批296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服务平台实验空间上线2069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丰富了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

  五是探索新型资源建设模式,组织专家编制“人工智能专业知识体系”,使用区块链技术,推动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建设相关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人工智能专业教学资源库共享服务平台”于2019年12月30日开始试运行。

  (四)继续教育资源建设。

  一是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支撑百万级学生在线学习的一站式远程开放教育平台,新入库课程1360门、媒体素材资源4671条,新开发五分钟课程3265门,面向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255个分中心课程共享7974门次,媒体资源共享9.5万条次。2019年上线网络学习课程338门,课程总量达4800余门,首批188个系列8188个5分钟课程建设规划已完成,完成30门全媒体数字教材终审验收,推动10门数字教材启动建设。

  二是大力推进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1个省份300余所高校参与该行动,受益农民工人数超过百万。

  三是持续完善“国开在线”大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选课、学习、教研、辅导等功能,全年参与学习人数300.31万人,单日最高登录人数达43万,总流量达9.48P。

  (五)网络思想政治与法治教育。

  一是组织开展“中国梦-行动有我:2019年全国中小学校本德育课程和教育案例评选展播活动”,共有3214件教师作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