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都畫了一個“圈” 圈下全球70%iPad
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成都直面全球產業格局最具競爭力的名片之一,成都今年如何做強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3月23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發改委獲悉,2019年,成都電子信息規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400億,同比增長14.07%,位居全國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位。
在此基礎上,今年成都將通過以“新基建”為支撐,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有機融合﹔形成以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成都新經濟活力區為兩個綜合核心承載區域,以成都科學城、成都芯谷(雙流)和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三個重要功能支撐極,與其他產業功能區實現功能區協同發展等系列舉措,做強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
全國前五
成都電子信息
規上企業營收
位居全國前列
去年成都智能終端產業實現產值2478億元,同比增長10.3%,佔全國總產量約9.3%,排名全國前五,中西部第一。聚集富士康、戴爾、聯想等國際知名企業10余家,全球70%的iPad平板電腦和近20%的筆記本電腦產自成都。
數據顯示,2019年,成都電子信息規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400億,同比增長14.07%,位居全國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位。與此同時,成都成功獲批國家“芯火”雙創基地、國家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國家超高清視頻產業基地、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基地等,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
成都市發改委也詳細公布了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內,六個細分領域的次級產業生態現狀。集成電路產業生態現狀顯示,去年成都集成電路產業產值約1000億,同比增長19.5%,位居全國第五。其中,IC設計銷售收入70.4億元,排名全國第七﹔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17家,全國排名第六﹔聚集上下游企業150余家,初步形成IC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相對完整的產業體系。
新型顯示產業方面,去年成都新型顯示產業產值350億元,同比增長40%,產能居全國第四。在AMOLED柔性顯示等細分領域佔據全球行業領先,京東方B7工廠是全國首條、世界第二條柔性顯示生產線。
智能終端產業方面,去年成都智能終端產業實現產值2478億元,同比增長10.3%,佔全國總產量約9.3%,排名全國前五,中西部第一。聚集富士康、戴爾、聯想等國際知名企業10余家,全球70%的iPad平板電腦和近20%的筆記本電腦產自成都。
軟件產業方面,去年成都實現軟件業務收入3520.2億元,同比增長15.5%,佔全國的4.9%,列全國第七位。在網絡信息安全、游戲研發等細分領域具備一定競爭優勢。
此外,人工智能產業方面,去年成都人工智能企業營收達120億元,企業300余家,企業數位居全國第七。信息網絡產業方面,去年成都信息網絡產業規模達850億元,是5G首批試點城市,通信產業發展潛力位居全國第五,電信運營商總體運營規模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二。初步形成5G網絡與設備、5G雲平台、5G+無人機、5G+大視頻、5G+新醫學等產業特色。
兩個區域
推動成德眉資
區域合作
實現更大范圍
產業協同
今年成都將以“新基建”為支撐,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有機融合﹔形成以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成都新經濟活力區為兩個綜合核心承載區域。
重大項目密集落地,行業巨頭紛至沓來,背后靠什麼支撐?在成都,做強產業生態圈的路徑已經明晰。
產業鏈是產業生態圈構建完善的核心基礎,今年成都將構建更為強健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圍繞頭部企業聚點成鏈,將依托產業龍頭強化本地配套,強化產業鏈加速形成﹔圍繞關鍵環節聚鏈成片,則需搶佔價值鏈高端,構筑產業核心競爭力。
創新生態是產業生態圈能級躍升的關鍵所在,今年成都將以產業新型基礎設施為支撐,以應用場景為帶動,大力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有機融合,如打造新型基礎設施和公共技術平台,以產業細分方向為引領,以產業社區為空間單元,實現由項目招引為主的點狀聚集向平台培育為主的圈層融合轉變。
空間布局是產業生態圈落地實施的重要依托,今年成都還將致力提升區域整體產業協同水平。具體工作中,將推進空間布局優化,形成以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成都新經濟活力區為兩個綜合核心承載區域,以成都科學城、成都芯谷(雙流)和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三個重要功能支撐極,與其他產業功能區實現功能區協同發展。
此外,成都還將充分利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德眉資同城化等機遇,為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建設拓展更大空間。具體將推動川大、電子科大等高校和京東方、華為等重點企業的平台資源實現共建共享。與德陽合作工業雲、電子元器件等項目,與資陽開展臨空型產業合作,與眉山開展新型顯示產業合作,形成產業優勢互補。(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白茹)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