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新出的卷发棒在朋友圈刷屏了,近年来,戴森这个来自英国的轻奢家电品牌在国内蹿红,其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的创业史也为人乐道:
·做第5台吸尘器模型的时候,第3个孩子出生了;
·做第2627台模型的时候,钱花完了;
·做第3727台模型的时候,靠媳妇赚钱养家,还把房子卖了…
历经坎坷,如今的戴森公司,年收入35亿英镑;更令人钦佩的是,它拥有3000项专利和超过500项发明,每周在研发上需要投入700万英镑,在全球拥有2000多名工程师和科学家。在去年,戴森宣布斥巨资20亿英镑研发自己的智能汽车。经过长期的耕耘和投入,贡献了现象级营销案例的戴森实际上是一家具备竞争壁垒的硬科技公司。
何为硬科技?这并没有严格的边界和定义,较成共识的是,硬科技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基因技术、航空航天、脑科学、光子芯片、新材料等高精尖技术及其应用,硬科技具备投入周期长、技术门槛高、竞争壁垒深的特点,但一旦形成护城河,又很难被复制和超越。
硬科技并不性感,也很难快速致富。但它是中国的未来,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风口:
巨头企业全面亮剑,引领硬科技创新。以Alpha Go、特斯拉、波士顿机器人等为代表,越来越多的硬科技成果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在美国,以谷歌为代表的大公司深耕无人驾驶、人工智能、万物互联、基因检测、量子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硬科技行业;在国内,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全面亮剑。在超级企业带领下,越来越多企业把发展硬科技作为自己的竞争策略,越来越多个人和团队把硬科技纳入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创业方向。
软肋毕现,硬科技上升为国家竞争的战略需要。以中兴芯片事件为爆发点,中国硬核技术的短板暴露无遗,“核心技术靠化缘是化不来的,必须自力更生,树立创新自信”。从上到下,从专业人士到大众,纷纷惊醒:互联网模式的创新并不能真正让国家强大,只有硬科技才是国之重器,必须勇往直前,没有捷径可走。在国家层面,越来越多的政策、刺激、资金正在展开对硬科技的支持。
移动互联网已老,硬科技接棒新创业风口。过去二十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引领创新,如今,整个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增长正在进入饱和期,“我们乘上了互联网这列快车,但互联网只是开胃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这是李彦宏对未来的判断。在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看来,“硬科技和全球化,是中国未来十年科技投资机会的两个关键词”,未来十年,中国在5G网络、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自动驾驶、基因产业和金融科技方面有全球领先的机会。
“我看到越来越多的资深科学家和工程师离开外企,离开大企业,带着创新的理想,跃入双创的大潮。这不是个体行为,而是趋势性的变化。”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吴甘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在时代大势的推动下,硬科技逐渐告别冷板凳,走到聚光灯前。但硬科技创业者仍承担着鲜为人知的巨大风险和压力:
硬科技创业者将首先正面遭遇大公司。在美国双周博客《Eye on A.I.》最新一期的节目中,资深观察者Jack Clark说,“AI 生态系统中很难再具有有效的竞争。还没有任何证据能让我相信创业公司能轻松地活下去。事实上,我看到的所有证据都指向了反面。创业公司要么使用大公司的计算红利,要么就抓住大公司投资滞后的间隙,否则他们就要在大公司具备天然优势的领域与之竞争——大公司只要利用一下这个优势,就能轻松碾压创业公司。”
投入巨大,创业者往往没人、没钱、没生活。在互联网领域,几个人几台电脑就可以开启改变世界的梦想,如今的社交巨头Facebook,扎克伯格仅用了1个星期的时间就捣鼓上线了。硬科技创业截然不同。一方面,硬科技创业者往往藏在科研机构和大公司中,人才难寻;同时,硬科技需要展开成百上千次的产品试验;硬科技创业需要面向企业、政府机构去拓展市场……而所有创业者几乎都会经历无产品、无资金、无销售额的艰难起步期。
硬科技创业者普遍“偏科”。技术宅为主,懂研发懂技术,但遇到市场、商业、谈判、营销,就一头雾水——从工程师向企业家转变,是巨大的挑战。
那些度过死亡谷的硬科技创业者,靠什么方法化险为夷?
人人追捧的硬科技,该怎样拓展市场找到融资发现机会?
值此时机,2018年10月26日,由中关村(000931,股吧)集成电路设计园主办,铅笔道和园区界协办的芯动沙龙正式开场。沙龙活动围绕“当创业芯贵遇到柴米油盐,硬科技生存指南”主题展开,将邀请50+优秀的创芯创业企业代表,汇聚投资界、学界、媒体界精英和领袖,就硬科技创新创业领域的技术趋势、投融资环境、产业应用、避坑生存等主题展开分享和碰撞,与创芯创业企业分享奋斗方法,与创芯创业企业共谋时代发展。
▌沙龙时间
2018年10月26日??14:00-16:30
▌沙龙地点
北京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
▌参会嘉宾
星瀚资本创始人 杨歌
他是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科技部人才中心科技创新创业导师团特聘导师,工信部人才中心企业经营管理骨干人才导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认证课程导师;也是清华大学创业学分课主讲导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嘉宾导师,中科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特聘专家,对外经贸大学创业导师,凤凰学院执行院长。
深圳云英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技术总监 马振强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电子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在读MBA。他一直从事芯片设计工作,担任技术负责人,在显示算法研究和驱动芯片设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广东中科人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王海增
他历任华为、华三、中星微、中科院等架构师、总监、总工、总裁特别助理、院士技术助理、研究所产品总工等岗位,主导和参与多项大型视频产品方案的规划和研发,对数据通信、IP语音和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物联网及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有近二十年开发经历,全国安防技术标委会技术委员。
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总经理 张思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