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走进“645”工程 打造智慧平安工地
长江网3月1日讯(通讯员邹方 朱晓蓓 吴珂)“太真实了,跟亲临火灾现场一样,我都不敢看”,摘下VR眼镜的施工人员拍着胸脯,沉浸在长江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Ⅱ标段项目部(以下简称武安Ⅱ标项目部)新引进的VR体验设备中,久久不能回神。
这是近日发生在长江“645”工程中武安Ⅱ标项目部VR体验馆的一幕。除了VR技术,“刷脸进场”的门禁系统、“一屏可知工地事”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训考一体”的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等高科技打造的“智慧工地”,正改变着传统的航道整治工程管理模式。
VR助力安全管理,沉浸式教育入脑入心
“您处于甲板作业落水区,请穿好救生衣再作业”,头戴VR眼镜,手握控制器手柄的施工人员根据操作系统的指示,找到并穿上模拟抛石施工场景中的救生衣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模拟作业。如果选择坐上武安Ⅱ标项目部VR安全体验馆内的9D蛋壳椅,还能体验高空坠落、火灾等事故现场,切身感受到失重、物体打击等,如同身临其境。
VR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可视化、体验式等特点,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武安Ⅱ标项目部建立了VR安全体验馆,借助VR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让施工人员如同置身现场,“亲历”生产作业过程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场景,提前打“预防针”,提高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及应急水平,提升施工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VR体验馆不受场地限制,能够展现更多的体验场景,降低了培训成本,对今后安全监管、培训教育将是一大突破”,武安Ⅱ标项目部安全主管吴珂表示,“这种方式又新颖,又好玩,也更有利于项目部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考核培训量身定制,安全教育“有声有色”
航道整治工程的施工船舶场地小,施工人员分散,施工场地变换频繁,如何高效开展工人安全培训是武安Ⅱ标及其他航道整治工程项目部都“头疼”的问题。
过去的安全培训,主要是通过集中组织上课、看安全教育宣传片、发放培训资料等形式,不仅形式单一枯燥,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现在,武安Ⅱ标项目部有了一个“百宝箱”——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通过量身定制培训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培训,“对症下药”,以动漫、卡通片等形式展现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工具箱只有笔记本电脑大小,既可以直接播放培训教材,也可以与电脑连接放映,方便易携,适用范围广”,武安Ⅱ标项目部副经理李平表示,“船舶需要注意大雾天气航行安全、船舶火灾、防冻防滑等安全规范,民工需要明确防火、安全用电、煤气使用等安全重点,工具箱可以根据不同工种的需求定制不同的培训计划,针对性强,效率也比较高”。
培训时,工具箱还能充当“监考员”,培训前刷身份证登记,培训完答题考试,哪个工人是否参加培训、培训是否合格,都能通过后台系统一目了然。
“互联网+”高效运营,“智慧工地”不断升级
“原来项目部有哪些地方在施工、施工人员有多少,需要一个一个去问,现在,通过一个gDSS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就能做到”,李平表示,“我们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基本做到了工地全覆盖,沉排船、护岸施工、预制场都装有摄像头,可以做到800米人脸识别,24小时不间断对施工现场情况实时进行监测”。
据了解,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并不是单独运营,而是与VR体验馆、安全培训、智能门禁系统相连的一体化管理平台。进入项目部的工人,首先将身份信息等登记建档,此后,该名工人无论是“刷脸”通过工地门禁、参加安全培训及考试,还是每日工作场地和时间等一切活动,都能被各个设备平台捕捉和记录,并汇集到一体化管理平台中。项目部管理人员、业主或航道部门等单位,只用拿出手机或者电脑,通过软件登入管理平台,一键就能查询工地情况,一旦发现违规操作,即可要求违规人员实时改正。
“我们现在的‘智慧工地’,已经实现劳务工人安全培训大数据远程监控、快速查询和定位,形成了线下移动培训、线上集中管理、现场实施查询、智能安全准入的‘互联网+安全管理’”,李平介绍到,“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索BIM技术的运用,实现每个施工点的施工量以大数据自动生成,促进管理效率和水平的再提升”。
“ ‘智慧工地’已经进入房建等市场,全面进入航道整治工程还属先例”,武安Ⅱ标项目部项目经理李赟表示,“航道整治工程施工场地临水,安全风险高,大部分管理工作都发生在施工现场,将VR技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BIM技术等引入航道整治工程‘智慧工地’的建设,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劳务、安全、环境的有效管控,节约人力等成本,不断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
据悉,“智慧工地”已引入到“645”工程的其他工地中,如与武安Ⅱ标项目同为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承建的长江中游蕲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由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承建的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Ⅰ标段。“智慧工地”正不断创新着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模式,更好地解决施工现场人员调度、施工进度、施工安全等问题,成为提升工程全面管控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