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科技通讯 >

【中国梦·践行者】中国陆基巡航导弹总设计师刘永才:廿年铸“剑” 科技报国

导读:

大洋网讯 刘永才在试验弹发射成功后载誉归来。第一眼看到刘永才时,感觉他和一位邻家老者没什么两样——

大洋网讯 刘永才在试验弹发射成功后载誉归来。第一眼看到刘永才时,感觉他和一位邻家老者没什么两样——头发花白,面容清瘦,说起话来柔声和气;他的穿着也格外朴素,一件普通的夹克,他能洗了又洗穿上好多年。实际上眼前这位看起来斯斯文文的老人,正是我国著名导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陆基巡航导弹总设计师。

20多年间,刘永才和他的团队卧薪尝胆,研发出中国的陆基巡航导弹,使之成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国利器”之一,也使我国飞航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刘永才也因此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兑现了自己对祖国无声的誓言。近日,刘永才接受了本报全媒体记者专访,畅谈他的科研人生。

刘永才出生在吉林长春,6岁时不幸失去了父亲,全家只能靠母亲在工厂做工或在街头摆摊维持生计。“我小时候最怕老师催着交学费,后来学校看我家实在太穷,就免除了我的学费。”刘永才说,他唯有刻苦读书才对得起国家的关怀。后来因为成绩优异,他被保送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如果没有国家的资助,我连书都念不完,所以现在能有机会为国家做些事情,我觉得很自豪。”

从零开始啃“硬骨头”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是我国导弹研发的主要基地之一。20多年前,刘永才被任命为中国陆基巡航导弹的总设计师,中国研发巡航导弹的重担落在了他的肩上。

刘永才回忆说,当时,尽管参加过多种型号导弹的研制,但对于巡航导弹他还是头一回接触。“飞航导弹以前射程最多上百公里,而巡航导弹则是上千公里以上。这对技术提升完全是另外一个量级的。”刘永才表示,相比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有独特的优势——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可以超低空飞行,因为它没有固定弹道,很难被发现和拦截;同时巡航导弹也适用于多种发射平台,地面、水上、空中、水下都能发射。

任务艰巨,但作为导弹专家的刘永才深知研发巡航导弹的重要性。一开始定的任务目标是要在四五年内研制出来,而美国当年研发第一型巡航导弹就花了12年。刘永才坦言,能否研制成功,其实心里没底,但他没有退路。

搞导弹研制,每一项技术攻关都是啃“硬骨头”,因为没有前人研制的样本可供参考,也没有学术资料可供钻研。那段时间,刘永才白天和团队的年轻人一起开会,讨论方案,晚上看材料看到深夜,如果遇到一个问题需要到实验室验证参数,他会立马披上衣服,连夜赶回实验室验证自己的想法。到后来,刘永才嫌从住处赶到实验室麻烦,他干脆以实验室为家。

“巡航导弹研制初期最大的两座大山,一个是发动机,另一个是制导技术,这些关键技术你指望从外国引进是不可能的,只能靠自己。”动力系统是刘永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时,团队中很多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此,当时专门成立了该型发动机总体研究室。当时能找到的只有一两本外国的参考资料,刘永才只好和团队里的年轻人一起捧着字典,从语言开始学起,随后再将其翻译成中文。

随后,刘永才又带领团队攻克了制导等十多项技术指标难题。然而,在航天型号研制中有一个规律,新技术研制一般不超过30%,否则研制风险会大幅增加。但在巡航导弹研制中,刘永才却打破了这个规律。这个型号定型以后,其中有70%都是新技术。

"他比小伙子还拼命"

多年来,刘永才养成了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的习惯,一旦脑子里闪过什么好的想法和点子,他会随时记录下来。即便是睡到深夜,他也会因为脑海里的灵光一闪而条件反射地跳下床,拿笔记录下来,时不时还自言自语几句。“我这个人闲不住,即便身体上闲下来了,脑瓜也闲不下来,总想着趁现在大脑思维还比较灵敏,多思考一些问题。”平均算下来,他每天总的睡眠时间不过四五个小时。

刘永才是全国劳动模范,而他的表现也的确配得上这个称号。在工作中,他是永不服输的“拼命三郎”,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虽然他今年已经77岁高龄,但工作起来,他却比年轻小伙子还拼命,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对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很多他的同事不知道,常年奋战在一线的这位总师,因为饮食不规律,不能按时吃饭,加上积劳成疾,早在30多年前便已进行过胃部切除手术。1981年7月3日,刘永才上消化道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经过剖腹探查,他最终切除了2/3的胃,直到现在,刘永才的胃还经常隐隐作痛。

常年超负荷工作给刘永才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有一回现场排障时,他胃病复发造成大出血,生命垂危。当他被紧急送回北京的手术室时,血压已经降到了零。

无数次挑灯夜战,数不清的“5加2”“白加黑”,刘永才总是一笑而过。“我早就习惯了这种工作节奏,可能上了岁数睡得少吧。”刘永才幽默地说。而团队里的年轻人却看在眼里:20年间,刘永才本是乌黑的头发白了一半。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像钱学森这样的“两弹一星”元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成为科学家里的楷模。从那时起刘永才就下定决心,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

卧薪尝胆终如愿

2001年1月13日,是一个让刘永才难忘的日子。为了那次靶场试验,刘永才准备了整整十年。但让他难过的是,气动力试验弹发射出去不久就坠毁爆炸了。“远处突然发出雷鸣般的一声巨响,空中升起了黑色的烟云。我们都知道,发射失败了。”作为型号总师的刘永才更是面临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有人甚至说要把我革职。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我连续好几天都没有合眼,飞弹落下去的那一瞬间反复在我眼前出现。”

刘永才告诉记者:“当时风言风语很多。我们低着头,弯着腰,夹着尾巴做人,谁也不能拍拍屁股就走人,因为这是国家的事情。”发射失败后的两年内,刘永才一直在寻找发射失败的原因。

经过两年的调试,刘永才找到了试飞失败的原因。2003年春天,“非典”来袭,但导弹研发的步伐却没有停下来。“当时做户外试验时大家都戴着口罩,没有一个人害怕危险,本想把这事往后推一推,反而很多人主动请缨前来,这让我很感动。”

2003年,靶场试验再次进行。8时准时发射,导弹拖着一股橘红色的火焰,呼啸着飞入云霄。随着遥测跟踪数据正常,巡航导弹飞行一切正常,两个小时后,指挥大厅里传来了激动的声音:“发射成功!”

返回驻地,大家放起了烟花庆祝。尽管刘永才很多年前就已经因为胃部被切除了2/3而滴酒不沾,但那天的庆功宴上,他还是举起了酒杯。“这是值得铭记的一天,这是我们团队奋斗了整整十年的结果。”望着多年来与自己一起埋头苦干的战友,刘永才的嘴唇颤抖,激动的泪水在厚厚的镜片后面打转。“咱们这几年的辛苦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