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科技通讯 >

科技创新开辟致富新天地

导读:

这是真的吗?盐碱地里种庄稼!这事儿放在以前,想也不敢想,而现在却真的变成了现实。11月14日的《新疆

这是真的吗?盐碱地里种庄稼!这事儿放在以前,想也不敢想,而现在却真的变成了现实。11月14日的《新疆日报》,以《盐碱地种出了“海水稻”》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今年,山东省援疆指挥部、泰安市援疆指挥部、岳普湖县人民政府与青岛海水稻研发团队对接,引入了耐盐碱水稻试种项目。通过83亩87个品系的试种,平均亩产水稻达549.63公斤。

撂荒的盐碱地,竟然神奇地种植并收获了海水稻!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阿热盖买村村民巴拉提·依迪热斯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梦。也难怪,岳普湖县90%的耕地属于重度盐碱地。海水稻在岳普湖的成功种植,无疑给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让盐碱地焕发生机,这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来自哪里?让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致富有门,这化困难为希望的力量来自哪里?答案是科技创新。

要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就必须打好科技创新牌。就拿岳普湖县引入的耐盐碱水稻试种项目来说,在媒体相关报道中提到,海水稻生长周期120天,蛋白质等成分比普通水稻要高,营养也更丰富,不需施肥、抗病虫,以及耐盐碱的独特生长特性,对资源节约的绿色农业生产也大有裨益。自治区特别是南疆四地州盐碱地分布广,海水稻在岳普湖县试种成功,意味着在其他干旱半干旱类型的盐碱地上都可推广种植。也就是说,科技创新能把贫瘠荒芜的盐碱地变成希望的田野,让世世代代因环境而生活困窘的人们摆脱贫困的枷锁。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攻坚阶段,剩下的是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只有啃下一块块“硬骨头”,才能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从海水稻的成功种植来看,打赢脱贫攻坚战,科技创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唯有让科技创新为脱贫攻坚添翼助力,方能让各族群众过上致富有希望、劳动有收获、生活有奔头的好日子。

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尤其要通过科技创新让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让石头开出花。在自治区这样的例子其实有不少。比如,近年来,自治区通过科技攻关,打造出多元沙漠产业,通过种植肉苁蓉、红枣、玫瑰,发展旅游业等,硬是将沙漠变成聚宝盆。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我们尤其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动力源作用,需要激励科技工作者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因地制宜的创新研究,不断促进科技项目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出科技人员的能量和活力,科技创新就一定会创造更多的“神奇”,助力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樊虹壹)

(责编:周倩郎、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