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渔船停靠在清澜港。 骆云飞 摄
中新网文昌9月19日电 题:“上天入海”清澜港“海鲜”成为新风景
中新网记者 洪坚鹏
在海南岛东北部,有一座既能服务远海,又能服务航天的港口——海南文昌清澜港。
位于文昌市八门湾的清澜港,是国家一级开放口岸港口、三沙市补给基地、文昌航天发射中心中转枢纽。其所在的葫芦状海湾面积约67平方公里,明代曾设清蓝守御所,后改写成“清澜”,海湾因此而得名。
图为环球码头的海鲜一条街。 骆云飞 摄
“1955年,清澜港是作为港务所码头,是最早作为三沙补给码头的地方之一。”海南省文昌市清澜片区副主任陈健告诉记者。
2013年,清澜港三沙市专用码头正式启用,缓解了三沙补给船只靠泊难、补给难、登船难等问题。如今的清澜港,有几个万吨级的码头和多个多用途码头,成为连接海南岛与西、南、中沙群岛的重要枢纽。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建成后,清澜港更成为历次发射火箭的重要入口,“长征七号”、“长征五号”等先后经清澜港上岸。
图为环球码头海鲜一条街的鱼贩。 骆云飞 摄
在服务三沙建设、航天建设的同时,渔港是清澜港的另一大属性——海南第二大渔港。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海南渔业逐步兴起,清澜港逐渐发展为集水产码头、货运、轮渡等为一体的大码头,成为过往渔船的补给基地。
1962年出生的文昌会文人老船长梅方前,从15岁起便开始出海捕鱼。他说,过去使用小渔船只能在海南近海作业,1988年他投资建造大船后远赴三沙。由于清澜港可以停靠大吨位的船舶,且避风好、渔场近,自此梅方前便以清澜港为“家”。
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梅方前的“家”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清澜港环球码头,是清澜港最为热闹、繁华的一部分,环球码头原是作为连接清澜地区、东郊地区的渡口使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两地之间隔海相望,轮渡公司相中商机开通了轮渡,为往来两地的民众提供方便。
轮渡承载了不少当地人的“乡愁”。网友“阿敦”回忆,他还在上高一的时候,就经常在周末和同学坐公交到清澜港,专门体验坐船过海的感觉。那时的渡船,是只能容纳十余人或只能放下两辆摩托车的柴油机动船。
陈健告诉记者,那时的渡口,在繁忙时段待渡的车辆能排至少1公里长。但清澜大桥2012年底建成通车后,促进了清澜港的转型,渡口往昔的“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风光”则是海鲜交易市场。
作为著名的侨乡,又建成了航天发射场,文昌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清澜港,带动了当地海鲜消费市场发展。每天不少生猛海鲜从环球码头上岸,渔民、鱼贩们在狭长的码头上,搭起遮阳棚和档口,自发形成了一个海鲜交易市场,每天迎来不少本地人和外地游客光顾。
环球码头从2003年开始有了第一家海鲜加工店,如今环球码头已建有十余家海鲜加工店,为来自五湖四海的食客们提供海鲜烹饪服务。梅方前也在环球码头旁开了一家海鲜加工店“老船长渔村”,将其交给女儿打理,还在清澜港边盖起了楼房定居。
但是,“老船长”梅方前对大海的眷恋始终没有变。梅方前至今仍坚持带着儿子驾驶渔船从清澜港出海,然后满载着鱼获回到清澜港,“我从小就喜欢海,现在最希望的是儿子能继承我的衣钵——出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