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9 13:29:12 华夏经纬网
华为来了,京东来了,中关村也来了,“吉林一号”小卫星不断升空,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博世在这里建厂……
不久前,长春新区对外公布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区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43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8%。其中,总投资54亿元的航天信息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亚泰医药产业园、总投资超10亿元的华为长春云计算中心已投入运营;总投资各超过50亿元的京东长春亚洲一号、龙翔商务区、晰晰现代农业产业园、海容广场等标志性大项目建设正酣。在这片49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国内外知名科创型企业纷纷涌入,尽显国家级新区特有的投资魅力。从20多年前进军长西南,到10年前挥师长东北,一座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新城正在强劲崛起。
1991年,长春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时也成为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寄生于朝阳区桂林路一隅的长春高新区自此完成了它前期谋划的历史使命,开始进军长西南,开始了历时10年的“一次创业”。“那是打基础的10年。”长春新区发改工信局局长刘锐表示,从1991年到2000年,长春高新区实现产业化的高新技术项目达到上千个,在孵企业开发的40余项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十佳高新区”荣誉称号,技工贸总收入排在全国高新区第11位,税收和企业利润均排在全国高新区第5位。2000年开始,长春高新区进入“二次创业”阶段,并用8年时间,在全国率先提出“依托科技优势、构筑东北硅谷、培育主导产业、建设科技新城”的目标,区域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2008年,在国家级高新区中,长春高新区工业总产值排名第8位,上缴税费排名第4位。从2009年至2016年,长春高新区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主动担起“引领长东北、带动长吉图”的重大使命,并制定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正式挥师长东北,拓展北湖区域发展空间,通过南北互动,打造长吉图核心区,全力推进发展布局、发展路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战略性转变,积极促进文化、科技、金融融合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实力、产业发展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区域承载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在科技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排名中位次持续前移。
历史的车轮始终向前滚动。2016年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以长春高新区为依托,将北湖科技开发区、空港经济开发区、长德经济开发区共同规划为长春新区。自此,在实现新一轮振兴的进程中更加清晰地镌刻下“新区坐标”。
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三大主导产业,长春新区每年新引进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开复工项目300个以上。仅去年,全区新签约落位项目便达到114个,开工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89个,绝多大数项目为科创型企业,开工数量和体量均位居全市前列。随着航天信息产业园、亚泰医药产业园、京东长春亚洲一号等一批高质量、标志性大项目的投产运营和开工建设,激情四射的长春新区逐渐彰显出国家级新区的雄厚实力和吸引力。
高标准谋划建设对外开放的“两港”“两中心”,加快建设中俄、中白、中日、中韩等国际合作园区,全面构建区域创新创业生态平台,打造创新创业辐射极……在长春新区,各类科技项目、产品犹如雨后春笋。“我们每年列支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超过1.5亿元,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的5%以上。”据长春新区科创委负责人介绍,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让长春新区收获颇丰。截至目前,新区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6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177家,市科技大市场交易额超300亿元;累计培育上市企业10家,新三板企业24家,占全市总数的52%;依托省、市、区三级共建 “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实施八批次“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引进131名海内外高端人才,公安部批准新区实施七项外籍人才出入境优惠政策,在19个国家级新区尚属首例。
“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减乘除”一起做。长春新区正用创新思维全面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开放创新型产业体系,助力老工业基地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奔跑。一座崛起的科技新城正在这片热情似火的土地上绚烂绽放。
来源:主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