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10月11日讯(通讯员赵阳平 罗文旭)2019年暑假,中国地质大学丝绸之路学院组织丝路志愿队五名中外学生到湖南省武阳镇雀林村国学堂进行志愿活动,通过支教、参观苗族木房子、参观袁隆平杂交水稻等,深入感知中国民情民意,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从而讲好中国故事,共话“一带一路”。
丝路志愿队向国学堂孩子们赠送文具
初见:扶贫攻坚 国学践行第一村
雀林,是绥宁县武阳镇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雀林国学堂是由村民自发组织将废弃的旧小学修缮改造而成的一所公益学堂,“扶贫先扶智”,通过组织村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学习国学文化、礼仪等,不仅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带动村里的人民勤劳致富。
将近一天的行程,志愿队到达首个农村国学堂,在村长黄始坚的带领下,志愿队参观了解了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和苗族木房子。据黄村长介绍,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品质的提高,小楼房也渐渐在乡村拔地而起,但依然无法取代木房子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志愿队还参观了国学堂游学基地。大家被国学村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被村民的淳朴和热情感动着,对为国学村付出的公益组织和个人深感敬佩,点赞中国农村的发展。
已是下午六点,国学堂的孩子们正在操场上快乐玩耍着,跳皮筋、打乒乓球、打篮球等等。当丝路志愿队拖着行李箱踏进国学堂时,孩子们被这个不一样的志愿队吸引了。这是孩子们第一次见到非洲人,大明老师是第一个来到他们村的非洲人。大明走到哪里孩子们就跟到哪里,发现老师会说中文以后,好奇地开始问很多问题。很快志愿队的老师们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国学堂孩子们被灵箫王子崔宇昊吸引
熟悉:民心相通 献礼祖国华诞
夜幕很快就降临了,为了使志愿队的老师们更加了解中国民情民意,体验山村生活,每个老师安排在一个寄宿家庭,与村民同吃住。五个寄宿家庭条件虽不尽相同,但每个家庭基本都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志愿队老师每次下课回家时,远远的就看到爷爷奶奶向他们招手,爷爷坐在门口,场景非常温馨,随着语言障碍的慢慢消退,晚饭后,志愿队帮着寄宿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讲苗族文化、历史变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讲农村人民的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明和寄宿家庭爷爷交流非洲鼓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杨文强是校墨彩丝路志愿团团长,也是丝路志愿队的队长,他2017年以来共参加志愿活动时长271小时,组织志愿活动54次,参与志愿活动87次。地球物理专业本科生崔宇昊是灵韵笛箫协会箫组组长,此次活动他们一起讲授《身边的化学》。课堂上,两位老师用图片和故事给大家讲解了什么是生活中的化学,积极引导孩子们思考并提问,化学指示剂变色实验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和注意力,看到孩子们好奇专注的眼神,两位老师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杨文强和崔宇昊给孩子们做化学小实验
地质专业本科生王阳讲授《美丽的矿石》。这是王阳第一次当老师,为了把课上好,他精心准备了讲课内容,反复修改教案,反复练习板书。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他还精心准备了一些好看的矿石,奖励给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孩子。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王阳给孩子们发水晶矿石作为奖品
因热爱中国文化,六年前大明离开非洲贝宁到地大留学。学习期间,他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还了解了中国文化,学习了中国语言,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大明非常感恩这段留学经历,他带着感恩的心情参加此次志愿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大明教授的课程为《我从非洲来》,他多变的课堂风格,吸引着孩子们和在窗外等候孩子放学的爷爷奶奶们。大明转动地球仪告诉孩子们,世界很大,中国在这里,非洲在这里,他的家乡在那里。
大明在给孩子们介绍非洲在哪里
越南是中国的邻居,阮氏燕讲授《中越文化》,她告诉孩子们越南也有中秋节,由于国学堂没有投影仪,阮氏燕就将事先准备的中越文化对比图打印出来,给孩子们讲解。她说孩子们又懂事又积极配合,对越南文化很感兴趣。让第一次当老师的她非常开心。阮氏燕在我校学习过中国书法,现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高校分会会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阮氏燕在课堂上教授孩子们中国书法,和孩子们一起书写“我爱你中国”。
阮氏燕给孩子们介绍越南
离别:难说再见 雀林丝路新驿站
离别的时刻很快就到了。晚上村长黄始坚给志愿队准备了送别晚会。志愿队王阳一曲灵箫独奏《我和我的祖国》拉开晚会的序幕,村民们有独唱《黄土高原》《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也有苗族舞蹈《七月火把节》。大明演唱的《我相信》将晚会推向高潮,所有的村民一起在舞池中央舞动,表达对志愿队的依依不舍。最后,丝路志愿队集体合唱《再见》,与村民告别。
丝路志愿队临行前与黄始坚村长和寄宿家庭合影
早上六点,志愿队在国学堂门口集合返汉。家人们也早早起床给志愿队准备早餐,在国学堂的门口,志愿队与家人们依依不舍,约定明年再来。
感悟:讲好中国故事 共话“一带一路”
肤色不同、文化不同,但是真诚对待彼此的心是一样的,雀林国学堂用他们独有的方式讲述不一样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