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科技通讯 >

当好小报通讯员 守护社区文化阵地

导读:

  

当好小报通讯员 守护社区文化阵地

  

当好小报通讯员 守护社区文化阵地

  推荐人:清江浦区清浦街道淮三路社区党委书记洪苏龙

  推荐理由:淮三路社区的小报《淮三风采》已经连续举办了4年,每月一期的4版小报,在不多的稿件里,几乎都会出现一个撰稿人的名字——黎广思。今年69岁的黎广思经历过“上山下乡”,退休前是船厂电工。4年前,因为社区办了一张小报,原本和电笔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黎广思拿起了钢笔,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成了小报的通讯员。从党员学习心得到身边感动小事,从社区志愿服务宣传到文明创建变化,4年来,他用60多篇稿件记录着社区的点滴变化。

  肺腑言:感谢社区给了我机会,让我发挥点儿余热。我理应该利用好这个机会,趁自己还有精力,为社区多做一些,为大家多做一些。

  11月24日下午,2019年度《淮三风采》优秀通讯员表彰大会在淮三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召开。会议开始前,黎广思忙前忙后排列桌椅。老黎个子不高、头发花白,随身挎着一个小包,因为动作麻利,所以在人群中显得很特别。“洪书记和社区领导鼓励我,评选我为优秀通讯员。”老黎说着,呵呵一笑,手里的活儿没有停。不一会儿,会场桌椅在老黎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的协作下排好了。

  被评为社区优秀通讯员,老黎和其他获奖居民一样开心,但是于他而言,所有的开心都要写在笔底。“第47期的《淮三风采》就要出版了,这期报纸还差今天的表彰会,我要回去写出来,才能赶上28号付印。”老黎笑着,掏出包里装的笔和本子,记下表彰会上的相关内容。

  因为时刻想着为社区小报供稿,走到哪里,黎广思都会背着个包,带着笔和纸。“每个月一过了十号我就要动笔了。脑子要想,眼睛要观察,还要自己多动手做,当然更多的是要多捕捉,写出的东西才生动。但是年纪大了,事情多了记不住,有灵感了,就要立刻写下来。”老黎向记者分享着自己的写稿心得。

  这么爱写,是因为受过科班教育?老黎笑着摇摇头。

  1950年出生的老黎,10岁时从广东梅县跟随支援苏北建设的父母来到了淮安。1968年9月,刚刚初中毕业的黎广思作为全市第一批知青,到了涟水农村插队。从城市到农村,黎广思插队带的唯一一件行李就是一箱书。“白天劳动,晚上点着煤油灯就看书了。”因为喜欢学习,那时候,公社里需要写写画画,黎广思就主动提出去帮忙。10年后回到城里,黎广思成了运河公司船厂的一名电工,虽然后来更多的是看电工业务方面的书籍,但几十年来,黎广思一直保留着带去农村插队的一箱书,“就想着,有机会还是要学一学,写一写”。

  4年前,淮三路社区联合挂钩单位办了一张社区小报《淮三风采》。阅读了两期报纸后,看到报上写的都是身边事,觉得内容不错,在社区党委书记洪苏龙的动员下,老黎试着拿起笔,成了小报的通讯员。“成为通讯员,就要坚持为每一期报纸供好稿,为每一份报纸出力。”除了规定自己要往每一期报纸上投稿,4年来,除了第一二期,其余报纸上的上千篇稿件的校对工作,老黎都参与其中。每一期写稿、校稿,老黎从没拿过一分钱稿费,但就是这样,4年来,他仍兢兢业业践行当初作为通讯员的承诺。

  一直坚持写稿、校稿,黎广思也带动了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了《淮三风采》的供稿和校对工作中。如今,这份小报也成了社区全民参与的文化新阵地,办得越来越红火。

  因为退休前干了几十年的电工工作,在社区,老黎还是义务的水电修理工。无论是小区电路检修还是飞线整理,他都毫不推辞,干起活来不知疲倦。

  “作为一位普通居民,黎广思用他的笔带着居民看社区事务,用他的笔宣传社区事务。这也激励我们,要勤勤恳恳做好工作,踏踏实实为居民服务。”社区书记洪苏龙说。

  ■融媒体记者 伍树燕

标签:社区党委书记;党委书记洪苏;社区

责编:胡悦 崔欣

推荐理由:淮三路社区的小报《淮三风采》已经连续举办了4年,每月一期的4版小报,在不多的稿件里,几乎都会出现一个撰稿人的名字— —黎广思。今年69岁的黎广思经历过“上山下乡” ,退休前是船厂电工。4年前,因为社区办了一张小报,原本和电笔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黎广思拿起了钢笔,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成了小报的通讯员。从党员学习心得到身边感动小事,从社区志愿服务宣传到文明创建变化, 4年来,他用60多篇稿件记录着社区的点滴变化。4年前,淮三路社区联合挂钩单位办了一张社区小报《淮三风采》 。阅读了两期报纸后,看到报上写的都是身边事,觉得内容不错,在社区党委书记洪苏龙的动员下,老黎试着拿起笔,成了小报的通讯员。

推荐理由:淮三路社区的小报《淮三风采》已经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