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科技通讯 >

火箭军某团警卫通信连:以连为家,守护“大国长剑”

导读:

■董潇寒 冯金源 解放军报

走进火箭军某团警卫通信连营区,让人在茫茫大山中忽然眼

■董潇寒 冯金源 解放军报

走进火箭军某团警卫通信连营区,让人在茫茫大山中忽然眼前一亮,依山而建的各类建筑,经过悉心伪装与大山融为一体,乍一看很难发现。

在连队门口,一座2米多高的竹制门楼屹然矗立,质朴却不失庄严。一副对联分挂在门两侧,上书“聚焦练兵备战,争当虎贲尖兵”。该连指导员王超峰介绍说,大山里生存条件恶劣,唯独盛产竹子,它们扎根深山、坚忍不拔的精神让官兵从中找到了精神共鸣。于是,大家就地取材,建造了这个“竹门楼”。

竹楼的正对面,一个鲜红的“家”字入石三分、格外醒目,连队官兵只要一下楼就能看到。刻这个字的时候,全连官兵都参与进来。大家手拿钢钎,一锤一锤地敲打,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终于刻出了字形。最后,连队文书用红漆刷了3遍,远远看去,“家”字光鲜明亮。“竣工”那天,王指导员深有感触地说:“这个‘家’字里包含着连队每一名官兵的付出。通过刻这个‘家’字,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树立‘以连为家’的思想,把战友当兄弟,互相关心,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强烈的归属感。”

说起“以连为家”,该连官兵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由于担负阵地警卫工作,该连岗哨数量较多,连长任校校隔三差五就会背着背囊去各个点位“小住”一段时间,了解情况的同时,也会及时为战士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指导员王超峰发挥特长,成立了视频制作小组,拍摄战士们在训练和生活中的场景。当看到自己成为了视频中的主角,战士们都非常开心。今年年初时,他们还为刚结婚的王杰班长制作了祝福视频,王班长看到后感动不已;去年除夕夜,为了让战士们能够看一台完整的央视“春晚”,全连的党员骨干主动担负起站岗执勤任务……一个个暖心的故事,体现出连队官兵之间的深厚情感。

在位于连队后山的“砺剑园”中,有一眼“思源井”。站在这口井面前,任连长告诉我们:“听连队的老班长说,这口井是当年连队唯一的水源。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它是在告诫我们,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忘本。”如今连队官兵早已用上了自来水,这口井虽然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但却把“饮水思源”的道理传承至今。

潺潺的流水声吸引记者来到“苦乐池”旁,只见碧绿的池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整个池子就像镶嵌在山间的一块“翡翠碧玉”。池中有一个小型的木制水车,仔细一看,竟然还有几尾小鱼在欢快地游弋,为池水增添了些许生机。“‘苦乐池’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真能把‘苦’变为‘乐’。”中士刘金昆笑着告诉记者,平时遇到烦心事的时候,他就会到这里坐一坐,心情就会慢慢放松下来。

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造就了人。连队官兵将深厚的情感融入到连队环境建设中,同时也从这里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在这个被官兵亲切地称为“连队后花园”的“砺剑园”中,每一处景色都被赋予了特有的寓意,并承载着20多年来一茬又一茬官兵的精神寄托。

离开连队时,我们看到一块刻有“任重而道远”的巨石矗立于路旁。王指导员介绍说:“虽然连队取得了很多荣誉,但守卫‘大国长剑’的任务依然艰巨,还需要官兵日复一日的坚守,不敢有丝毫懈怠。”

此时此刻,远处训练场上传来战士们嘹亮激昂的喊杀声。那从年轻战友胸腔迸发出来的声音,在山间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