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夏天遇见的就在夏天告别吧,希望下一次再见,可以鲜活又明亮。
六月和夏天葱葱茏茏的盛放,浓郁绿荫遮盖下的“九一二”操场静静盼望着,盼望着欢笑与哭泣的奏鸣曲,盼望着学士服衣摆扫过地面的“沙沙”尾音。虽然特殊原因下校园仍未恢复生机盎然,但毕业季已悄然来临。
故事在这里发生,最终就把它留在这里。郭亚选择留下汗水浸透的奖杯,李昊洋选择留下陪伴多年的古筝,有的人为学校留下了发展资金——他们和更多的人一样,留下了初见时羞红的双颊,留下了挫折时的泪水与低吼,留下了成功时的欢乐与满足,留下了成长蜿蜒的轨迹。
郭亚——“我和学院共同的荣誉”
校园空荡,人影寥落。校车依旧在熟悉的路上盘旋颠簸,“文理学部”“大循环”的标牌却悄悄被“毕业生返校专车”代替,触目所及,每一角景致都诉说着别离的到来。郭亚把行李堆在脚边,她想,再也等不来大循环了。
在四年来了无数次的食堂里,看着不用再抢、稀稀疏疏的座位,郭亚切实感受到武大人的专属特征在逐渐抽离,“毕业”这个抽象概念逐渐清新。或许校园卡、校车牌等表明武大学子身份的外在物品已经不再重要,毕竟武大精神已植根血液里。
作为疫情期间第二批返校毕业生,她在校园度过了极其充实的三天——领衣服、参加班级毕业典礼、拍摄毕业照片、与老师聊天以及去振华楼送奖杯。奖杯不大,沉甸甸的,两个摆在一起,晶莹剔透,棱角折射着耀眼的光晕。
提到奖杯,她如数家珍——“圆形的奖杯是去年创投峰会的,另一个则是18年在苏州的比赛。”采访间隙,郭亚翻找着比赛时的照片,“创投峰会那天见到了毛振华校友,还拍了合影……”她记得20多场正式比赛与数不清的练习赛培训赛预演赛,记得每一次站在赛台上讲演时的激动、熟练与微微眩晕。她甚至能清楚忆起那场金奖比赛时末尾语速飞快,忆起每一个奖杯背后累蓄的汗水和光阴。与毛振华校友合照那天获得的奖杯又安静陈列在振华楼里,这或许是一个奇妙的巧合,又或许,是无数武大学子与母校深厚情感交融的必然结局。
早在毕业前,郭亚就对辅导员鄂茂芳老师说,“芳姐,把奖杯留在院里,它可以看做我和学院共同的荣誉。这两年打比赛,整个过程一直你都在关注我,学院尽一切能力帮助我,这些奖项可以说是我们的共同努力。”同时,郭亚也希望自己的经历能或多或少激励学弟学妹们,“学生创业大赛专场金奖” 和“自强创业班创新大赛亚军”这两个奖杯更像是两面界碑,远远的立在初开辟的道路尽头,激励着新面孔步步前进,在更远处留下新的不朽痕迹。
李昊洋——“古琴是琴亦是情”
等待冰消雪融 盼春风
共赴一场繁荣 如梦
时光匆匆 有始亦有终 道声珍重
各赴西东跃入 人海中
振翅化作大鹏 乘风
直上苍穹 追寻 我们的光荣 无穷
“铃铃铃~”熟悉的下课铃想起,紧接着的音符勾勒着四月的樱花飞舞、七月的栈桥烟波,十月的枫烧梅燃……这是李昊洋创作的一首原创音乐《乘风》,以铭记四年与珞珈的相逢、相遇、相知。指尖音符流转,回忆交织成曲谱,唱一曲山长水阔。
《乘风》海报,16级汉语言文学吴霜绘制
琴声悠悠,情愫悄悄。情已成琴的一部分,李昊洋决定把古筝留在学院,这是他六年前买的。这把古筝更陪伴他四年的大学时光,不时被他带去与社团伙伴切磋、教导学弟学妹学习古筝、上台演奏。如今毕业,却是把古筝送予学院,留下来给社团的后人练习琴技。回首四年大学时光,古琴是琴亦是情。李昊洋想,让它留下来创造更多情,也代替他将自己对珞珈的情留下。李昊洋决定到美国乔治城大学留学深造,但琴在珞珈,就像自己还在珞珈一样。
在李昊洋的音乐作品里,都可以找到珞珈的影子。创作很难,但珞珈是他的灵感来源,返校,只有短短几天,来不及将珞珈的每个角落都收入囊中,不过留下一把琴也能将自己的一部分记忆留在校园里。他回忆道:作为一个爱乐之人,很多大大小小的回忆都和古琴有关,文院和古筝是我沉淀自己的两个方向,遇上古琴,在珞珈将自己和创作融合,才是我最大的收获。如今这把琴将留在武大,陪伴一代又一代武大学子,传承前人的成果,创造自己的独家记忆。
未来仍是珞珈一少年
四年在人生中只占据很短的一段时间,却有着最漫长的回忆。杜艳洲校友在毕业后捐助一万元活动经费,袁文魁校友捐助10万元予文学院,帮助母校激励后人,如同当年母校推动他们向前,共同努力一般。走出校园,武大便从“我校”变成“母校”。他们把自己的荣誉和羁绊留下送给学院,不只是为了在武大留下足印,更是期盼学弟学妹能有不断向前的动力,来日亦将自己所得赠予后人,回馈母校。
郭亚和李昊洋离开母校时,都来到振华楼和老师合影告别,学院党委副书记楚静记得:2016年新生入学时,自己正担任军训一团的政委,郭亚和李昊阳都是一团的成员,郭亚是个爽朗的内蒙古妹子,而李昊洋是一个腼腆的北方男孩。转眼四年过去了,他们经历了人生的蜕变,已成长为意气风发的珞珈少年并感恩母校,正如振华楼前飘逸的对联所书:愿此去历经千帆前程如花似锦,再相逢初心依旧仍是珞珈少年。
策划:楚静 鄂茂芳
采访:赵恩宁、李秀慧
文案:赵恩宁、李秀慧、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