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移动互联 >

小米在争议中飞奔的互联网巨兽

导读:

8月22日,小米2018二季度财报发布,在小米上市的争议声中,财报表现可谓非常亮眼。自2010年成立以来,小

8月22日,小米2018二季度财报发布,在小米上市的争议声中,财报表现可谓非常亮眼。自2010年成立以来,小米一直在飞速奔跑,特别是与中国家电明星企业格力老总董明珠的“五年之约”,不仅惹人注目,更是见证了小米的奇迹般地成长。但是小米到底是一个互联网公司还是一个硬件公司,存在争议,千人千面的小米,未来又会发展成为怎样一个企业? 文章来源:老虎证券供稿,作者:徐杨,老虎证券合伙人。

成绩越好,争议越大。8月22日,小米2018二季度财报发布,在小米上市的争议声中,财报表现可谓非常亮眼,流行的话来讲,亮瞎了看客们的钛合金狗眼。

财报亮眼 重拾升势?

小米第二季度财报出来之前,我对小米是否能如2017年度那样飞奔是存在一定的怀疑的。

众所周知,由于华为等复制小米的营销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功将小米挤下了手机头名宝座。

市场第一,是一个护城河,代表了市场对该产品或服务的认可,如果能持续上升,将会逐渐形成垄断。但是小米的头名宝座并没有坐了太久,个人判断,这显示了在手机业务领域,小米不存在这类护城河。

而且,国内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创业板的企业,经常的操作是上市前业绩亮眼,上市后就开始亏损。

显然,我低估了小米和雷军的野心和实力。

blob.png

上市之后,小米的第一次财报展示的业绩,特别是增长速度非常亮眼。

blob.png

从增长速度上来说,超过2017年的增长速度8%左右。就各业务占比来看,与2017年有了一定的分别,小米强调的互联网基因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这起码说明小米的业务发展质量是比较可靠的,为了上市,血拼业务的拔苗助长行为的概率进一步降低。

blob.png

上图可以看出,小米的手机业务占比进一步下降,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显著上升,互联网服务轻微下跌。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在小米2018年业务继续大幅度提升的情况发生的变化,互联网服务与IoT的总体占比却是进一步提升,某种意义上,这代表小米的互联网化服务和生态体系建设的成功,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对来说,小米的硬件电商体系更加成功,因为从手机到其他硬件是比较容易跨越的,而从硬件到其他互联网服务,则会更加困难。

小米更加亮眼的表现是在国际市场方面,这也是我们比较关注的点,小米刚成立8年,国际化收入已经占到了36.3%,这证明了小米的思路不仅在中国可以行得通,而且在国际上也是行得通的,这也符合基本的市场认知:低价为王。

下面的数据引自小米财报:

根据Canalys的资料,2018年第二季度,我们的智能手机在印度市场继续快速增长,按出货量计市场份额名列第一。2018年第二季度我们在印度尼西亚亦取得显著增长,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排名第二。2018年5月,我们的西欧市场扩展至法国及意大利。2018年第二季度,于西欧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2700%。

根据Canalys的资料,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我们在25个国家及地区的智能手机市场排名前五。

不过,虽然小米成长亮眼,但仍然有些需要注意的点:

1、小米的互联网金融爆雷事件。在今年年中的P2P网贷爆雷事件中,小米的互联网服务这块也受到了波及,相当多的小米用户深受其害,后续事件如何演变,仍需要观察。这也表明,虽然互联网服务可以无限扩展,但在金融这块,小米仍需要加强风控环节。

2、小米的手机售价不断提高,这被小米解读为利好,是消费者行为习惯的转变,被业内一些媒体解读为客户群体仍然是屌丝群体。我个人不看好这种价格的提升,因为小米有背离初心的可能。“感动人心 价格厚道”是小米之所以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低价为王定律的成功。小米是否会进一步提升旗下品牌的价格是值得关注的事件,因为这等于拆掉了自己成功的一大支柱。

3、互联网服务占比轻微下降和IoT大幅提升,证明小米可以做个很好的硬件电商平台:也就是与京东和淘宝的差一点。个人认为,这是小米可以而且应当做好的点,将会成为小米的护城河。而互联网服务中游戏收入的增长也是值得关注的。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游戏和电商是两大利润支撑。如果飞速进展,那么除百度之外的腾讯、阿里、京东三家都会有危险。

另外,从投资的角度观察,是很难发现小米的天花板在哪里的——就市场来说,老实厚道性价比高的产品,总是存在市场的,而且这市场是很难跨越的护城河。

当年华为要做一款低价手机,但是最后成本核算下来,是亏本的,华为就止步不前了。这也是小米最大的优势。换句话说,世界需要老实厚道的平价产品。

问题在于雷军的互联网思维是否会进一步升华,将其子生态的产品也做出几个小米来呢?

或者雷军的生态体系成功激活,成为用户的一揽子管家式服务商,个人认为,这将是小米最大的挑战,一旦成功,苹果将不是小米的对手。

当然,这是否意味着小米重新回到了高速车道?仍然是有待观察的。

然而,短短八年时间,将一家硬件企业做到千亿规模,已经是了不得的事情。我们亲历了一家还在成长的互联网巨兽的成长过程。

同样坐立不安的,应该还有董老板。

五年之约 见证小米飞奔

自2010年成立以来,小米一直在飞速奔跑,特别是与中国家电明星企业格力老总董明珠的“五年之约”,不仅惹人注目,而且更是见证了小米的奇迹般地成长——这样的飞速成长,一般只有烧钱的轻资产运作的互联网企业才有可能。

2013年12月12日,在央视2013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现场,雷军放话:“如果5年内小米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需赔给自己1元”。

一向骄傲的董明珠自然不甘示弱:“如果被小米击败,愿赔10亿”。

看似简单的对话,震惊了当场,更震撼了每一个人,被称为“世纪之赌”。

这也难怪,作为将格力电器一手带到中国家电巅峰地位的董明珠,骨子里天然带有王者之气,自然难以忍受这样的挑战,不将赌注乘以十个小目标,气势岂不是被比下去了?

实话实说,在五年之约刚建立的时候,弱不禁风的小米想要超越王者般的格力,在一般人看来,根本是毫无希望的:就如同初生牛犊挑战老虎,黄金段位约战王者,这不是找虐吗?!

当时两者虽然早已功成名就,不过业界地位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雷军的小米刚创立3年,年营收才超过300亿元;而董明珠的格力电器,早已是业内霸主,营收1200亿,接近小米的4倍体量。

是谁,给了雷军熊心豹子胆,敢叫板格力。这也许是在场的很多人的想法。

当然,这应当也是一场戏。

当时的两位嘉宾,马云和王健林的马王之约大家还历历在目:到2020年,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超过50%,王健林将给马云一亿元人民币,反之,马云输给王健林一个亿。

现在雷军又与董明珠打赌,这不就是很好地博眼球机会吗?也是众多传统媒体制造热点的通常手法。

但是台上两人的心境显然是不一样的。

对于擅长营销的小米来说,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营销策划,不过也显露了雷军不甘人后的野心;但在董明珠看来,这应该近似于一个侮辱和嘲讽。

毕竟马云和王健林的业界地位基本对等,一位是电商领域的老大,一位是房地产大佬,赌约一个亿,怎么都是一个小目标。

区区一个雷军,带着刚成立3年的小米叫板已经是业内王者的董明珠,这是在打脸,当然,打的是董明珠的脸,叫板的是董明珠的能力和格力的业界地位。

于是董明珠不仅提高了赌注,而且涉足了手机行业——虽然声势很响,但并不成功。

不过对于董明珠来说,这种近似于侮辱的挑衅,显然是不能释怀的。

今年初,在距离两人赌约不到十个月的时候,董明珠又再一次谈起那场豪赌:“到时我想最好请公证处来公证下,请审计部门来一个完整的审计,这样得到的信息能够更准确”。看起来对赌约的胜利已经胸有成竹。

也是,2017年,小米营收不到1150亿,而格力则达到了1500亿之巨,怎么看,格力也是稳操胜券了。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