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商业巨头不会放弃这一巨大机遇,先后入局。在这个赛道,曾出现过中兴、华为、太极股份、中电科等做通信、硬件公司。近两三年来,阿里、百度、腾讯、京东为首的互联网厂商也开始重点发力并越发举足轻重。但金融巨头全面入局者少,平安是首家。
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期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着力在智慧城市方面进行战略布局。2019年6月,广发银行在广州发布“智慧城市”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其总行负责人表示不同于从科技支持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银行将从金融服务的角度支持城市发展。
除了银行系外,互联网巨头其自身在移动支付、普惠金融等金融领域机遇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这个阶段也日益凸显。智慧城市的金融机遇似乎来到了新一轮风口。
微信支付的36行观察
近日,微信支付发布《2019年“智慧36行”行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不难从移动支付的场景视角中看出民生到金融的发展机遇。
《报告》从零售、交通、医疗、教育、餐饮、政务民生等多个行业展现了2018年至2019年6月的智慧行业发展成果,其中零售、出行、政务领域数据颇为亮眼。
微信支付表示,基于微信支付基础能力的智慧零售,借助微信生态,以“流量、数据、体验”为三大发力点,构建全渠道数字化经营,助力零售企业完成人、贷、场全方位数字化,在商户经营效率上具有很大成效。
此外还带动微信电商交易量大增,2019年上半年电商小程序交易量是去年同期的27倍,小程序已成为零售行业加码经营能力重要工具之一。
在智慧出行方面,目前微信智慧出行已覆盖全国431个城市,今年五一的微信智慧出行实现同比增长251%。
而在政务方面,以公众号+小程序+微信支付生活缴费+城市服务等工具和渠道,微信支付与不同的合作伙伴打通了政务民生的体验闭环。在社保领域覆盖了6亿人群;在户政治安方面,27个省份共619个公安单位提供微信支付缴费方式;9亿市民可通过线上预约或自助机办理出入境领域缴费项目。
而这些民生领域智慧化、数字化的背后,是为互联网巨头提供了大量的场景和数据,进而带动相关金融业务的发展。报告中指出,微信支付分提供了用户风险识别、催收扣款以及联合惩戒三方面的功能,目前已实现降低商户91%的坏账率。
此外,从2018年微众银行财报中不难发现,2018年微众银行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00.3亿元,同比增长48.63%;净利润达到24.74亿元,同比上升70.85%;而不良率仅为0.5%。得益于技术、数据与场景,微众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无疑很大部分得益于微信与腾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长期布局。
另一家有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在金融方面业绩表现同样突出,蚂蚁金服拳头产品蚂蚁花呗和借呗2018年贡献利润超100亿元。智慧城市给金融带来的机遇正在放大。
平安、阿里、腾讯、华为入场“姿势”
目前在智慧城市业界大热巨头企业为“PATH”——即平安、阿里、腾讯、华为。四家企业各有所长,其中阿里以电商起家,发挥其固有的互联网商业特性,以及强大的AI和数据处理能力;而腾讯依靠固有的强大社交基因做“连接”;华为因硬件起家,帮助城市打造“神经系统”。PATH中,唯一的金融集团平安集团策略则不同,服务是其优势与切入点。
纵观入局智慧城市的头部企业,科技实力均为标配,无论是硬件生产、互联网抑或金融机构都在近年发力科技创新。除此之外,金融机构得以入局的另一重要原因在这一轮金融机构的转型中,智慧城市建设中所天然产生的丰富场景无疑与其高度契合。
平安集团作为一家老牌金融机构,今年正在走入第四个十年。从整体策略看,平安已走过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以保险业务为主,第二个十年是综合金融,第三个十年是金融+科技。而接下来的十年的发展明确走金融+生态之路,在这一基础上,从传统侧重保险、医疗等细分垂直领域,到搭建包含金融、医疗、车、房、智慧城市在内的五大生态圈,这一金融巨头计划的智慧城市方案更加趋于一整套生态化搭建。
在刚刚结束的平安银行2019年中报发布会和对公开放日上,平安银行高层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平安银行零售转型三年的初步成功,对公业务将开始发力。而平安银行的对公业务也将作为整个集团的发动机,获得集团各种客户、渠道、产品和服务资源的倾斜,进而在平安集团的五大生态圈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平安智慧城市联席总经理兼CTO胡玮曾公开介绍,平安做的智慧城市是切入到政府效率、企业服务、市民服务领域当中,从不同的层面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
可以想见,金融机构在这一轮风口上将获得2B+2C的双重机遇。
华北某股份行对公业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银行业对智慧城市的风口机遇其实参与已久,除了基本功能资金融通的参与,包括科技和数据支持,支付和结算功能嵌入都有所参与。但缺少全方位的涉及到战略层面的整体规划和参与,未来或许金融机构参与的深度、广度与整体性都会逐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