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农商银行将不良贷款压降作为风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桐城农商银行供图
导读:
安徽桐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座有着“文都”美誉的城市,桐城农商银行已经深耕、发展66年。
然而,前进的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坎坷波折、风险挑战。由于改制前后一度偏离市场定位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加之经济下行、金融生态等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这几年,桐城农商银行处于爬坡过坎、负重前行时期。
3年来,在省联社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银行、监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桐城农商银行聚焦转型发展和风险防控,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加强对战略性、全局性、风险性问题的谋划和推进,闯出了一条新路,取得了明显成效。
3年的实践充分揭示,守正创新是桐城农商银行推进转型发展的“钥匙”,也是桐城农商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打开内生增长的“大门”。
存贷款规模持续保持桐城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2018年各项收入创纪录地达到10.90亿元,2016年以来累计缴税2.60亿元、成为桐城纳税第一大户……近年来,桐城农商银行直面复杂金融环境、沉重历史包袱,坚定回归本源,积极支农支小,助力当地“三农”事业的同时,收获蝶变,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
时间拉回到2016年以前。彼时,桐城农商银行正面临前所未有挑战:存贷款等主营业务大幅下滑、电子银行业务停滞不前、中间业务近乎空白,不良资产率出现反弹,贷款结构偏离支农支小定位。
据了解,形成这样的困局,既与当地金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关,更是自身改制过程中遗留风险的集中暴露。
2016年,随着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桐城农商银行面对大事难事、风险挑战,深入谋划和推进转型发展。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桐城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决琦曾在员工大会上说,“市场定位偏离、内部管理弱化、合规意识不强、员工正气不足,桐城农商银行当下最要紧的就是回归‘初心’,回归支农支小的定位”。
随后的三年,桐城农商银行用坚定的脚步探索出了一条转型之路。
自身定位方面,深刻检视新常态下农商银行的经营定位、发展差距和业务选择,明晰了回归“三农”、支持小微、服务社区的战略定位,提出了走“差异化、特色化、轻资本、智慧型”的发展之路和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区域性银行的目标愿景。
理念革新方面,通过组织高管人员参加中科大上海EE总裁班,中高层管理岗人员赴德清农商银行学习,全员赴江南农商银行培训等一系列举措,引导全员对标先进,创新求变,以全新理念狠抓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
同时,桐城农商银行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围绕“农商银行应以什么样的姿态存在”“农金工作者应以什么的状态存在”等问题展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推进转型方面,坚持把发展大零售、电子银行、中间业务作为驱动转型的战略支点,精准发力。
具体来看,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通过成立网贷中心,加快智慧网点和“金农信e家”等便民服务渠道建设,加大金融科技服务民生和“云闪付”“云缴费”等业务的推广,推出“家庭贷”“金农信e贷”等信贷产品。
风险防控方面,桐城农商银行把不良贷款压降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内外结合。
一方面,压实不良贷款实际责任人和清收责任人“两个责任”,落实班子成员不良贷款包保责任制,借助“江淮风暴”“文都攻坚”等活动,开展多轮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攻坚战,努力化解存量不良。
另一方面,通过上收信贷审批权限,加强业务流程标准化特别是信贷评审标准化建设,利用“富民惠农”线上审批平台,实行贷款“背对背”审批、集中审批和专业审批,提升信贷管理水平,新增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017年以来,该行新发放的贷款余额接近50亿元,其中不良余额不到5000万元元,不良率仅为0.98%。
三年实践,桐城农商银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截至2019年9月末,该行资产总额224.69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88.0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3.79亿元,均较2016年初分别增加了57.58亿元、69.08亿元、64.80亿元。存贷款规模持续保持桐城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安庆市农商银行系统第一。
2018年,桐城农商银行实现各项收入10.90亿元、创历史新高,拨备前利润由2016年的2.24亿元增至4.22亿元。2016年以来,累计缴纳税款2.60亿元,成为全市第一纳税大户。
“这些年,我们的业务发展面临着既要‘稳’又要‘转’的多重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严守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两条底线’。”桐城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胡祖越告诉记者,“3年的实践证明,转型之路是难行的路,但也是最有希望的路。”
(责编:马玲玲、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