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舒服,就留在医院检查。”
“等疫情结束了,就去检查,等我回来!”
这是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龙岩分公司政企部副经理李跃龙2日早晨在电话里对妻子的承诺。可这次,他对妻子的诺言,终究没能信守……
2月2日中午,年仅42岁连续多天加班工作的李跃龙,在龙岩市康山医院4楼指挥部结束通信保障工作会后,在送同事回家的途中,突发疾病,倒在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线。
“多好的一个人啊,就这样没了!”消息迅速传开,他身边的朋友说;“工作上失去了一位好伙伴、好搭档!”他的同事说。
生命最后六天
坚守抗“疫”一线与时间赛跑
如果生命只剩下六天,你会如何度过?
李跃龙生命的最后六天,是在不停奔波中度过的。
据李跃龙身边的同事回忆,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龙岩市委、市政府确定龙岩版“小汤山医院”——康山医院建设事宜,中国移动龙岩分公司承接了康山医院整体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的紧急任务。
1月28日,身在厦门市同安区老家过春节的李跃龙一听到前方战“疫”打响的集结号,立即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从厦门返回龙岩,奔赴抗“疫”通信保障一线,担任政企部抗“疫”青年突击队队长,扛起项目技术主管的重任。
当时正值春节假期,又受疫情影响,物流停运,在项目建设中,首要解决的便是设备货源的问题。28日晚8点多会议结束后,李跃龙主动提出由自己与省公司政企客户部沟通该问题,并协调了市公司综合部派车第二天立即到福州载货,才得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此后的5天时间里,他每天忙碌在康山医院的施工现场,带领同事们与康山医院医护工作者积极沟通、充分交流,为医院的顺利交付使用不辞辛劳。
“跃龙为了项目能够按时完成,不知疲倦地工作,白天我们和他分头行动,结束回到办公室开碰头会,常常午饭也没法按时吃,下午又继续分头忙项目,有时候干到晚上十点、十一点,又要回来碰头。与他一起共事,整个团队的同事都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没想到一期项目完成了,他却不在了……”说到这,龙岩分公司政企部行业总监魏凡的眼框红了。
2月2日早上,李跃龙还与同事们坐在一起讨论康山医院的工程项目。离开时,李跃龙还提醒同事记得督促工程进度。
不曾想,这一别,竟成永别……
敢于挑大梁
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上
在李跃龙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康山医院整体信息化、智能化改造项目方案在两个小时内便制定完成;康山医院4楼指挥部和3号楼的一期项目实现了超前完成,比预计时间提前了半天……
“其实,他生命中最后6天的连日奔波,是他十几年来的工作常态。参加工作以来,他总随身带着电脑,电话24小时待机,连节假日也不例外。今年过年,为了任务他提早回到了工作岗位,没想到这短短的团聚竟是最后一次了……”李跃龙的二哥李跃疆说。
2005年,正是移动公司上下开启集团客户支撑服务的开局之年,支撑系统一片空白,大学毕业还不到一年的李跃龙受命出任全省仅有的市级分公司软件开发小组组长,虽然小组只有两个人,但是李跃龙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当时,整个公司面向企业服务的系统仅有省级梦网平台,李跃龙敏锐的觉察到,若自己开发网关,就可以灵活开展多种行业应用接入,既可以做好集团单位服务,又可以为公司业务拓展打开门户。他的这个创新想法立即得到了时任集团大客户部经理江文周的支持,当机立断,马上组织讨论、分工。当时公司内部政企支撑人才缺乏,李跃龙是仅有的具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硕士级别人才。为确保任务的完成,李跃龙主动挑起大梁,负责比较复杂的底层代码开发。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终于有了最初的综合接入网关平台,这一平台的完成时间整整比省内其他分公司提前了半年。2008年,《行业运用综合接入平台》还获得了龙岩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时隔近15年,当时与他共事的江文周还记得,他们一起在办公室加班加点,饿了才想起要吃饭的情景:在办公桌前不断做代码的调试、运行,再调试、再运行;不厌其烦地教授大伙儿专业知识;主动将荣誉让给同事……
2013年,随着公司生产经营发展,原各大系统存在技术架构落后、扩展能力差、新应用支撑时效慢、数据不共享导致信息孤岛等问题,严重制约公司整体信息化水平发展。为此,李跃龙带领团队,深入分析和解剖问题的痛点和难点,通过打造本地的统一支撑平台,实现一站式登录、全流程处理工单等信息化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电子化办公效率。平台上线不到一年,已成功迁移二百余条流程,新增二百余条流程,流转工单3万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