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刚刚过去的5天五一假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首个小长假。多项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消费加快复苏,展现出我国市场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刚刚过去的5天五一假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首个小长假。多项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消费加快复苏,展现出我国市场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把五一期间我国消费市场的情况概括为“市场活跃、人气明显回升,线上消费大幅增长,商品消费亮点突出、实物消费稳步回暖、市场供应货足价稳,消费市场总体呈现了快速回升的态势”。
据商务部监测,5月1日-5日,重点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清明假期增长32.1%,呈现加速回升态势。
疫情催生壮大了生鲜电商、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线上新型消费,“五一”假期线上消费热度不减,销售进一步加快。全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6.3%,一些大型电商同比超过40%,“双品网购节” 实现销售额超过580亿元。
王炳南介绍,各大电商平台推出了形式多样的优惠促销活动,叠加各地发放的惠民消费券,举办专题促销等举措,销售普遍快速增长,部分平台销售增速超过40%。
直播带货成为新热点,“五一”期间,电商直播场次和直播商品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倍和4.7倍,北京、上海等地推出了“老字号”的直播专场,开展云逛吃、云探店等活动,扩大老字号品牌影响力,促进市场销售快速回升。王炳南透露,“双品网购节”期间,仅一个直播间就促成交易达到60万单的生意,销售额实现1.4亿元。
汽车、家电等前期被抑制冻结的耐用消费品销售明显回升。“五一”期间,上海、重庆、浙江重点监测企业汽车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9.6%、28.5%和8.8%,一些电商平台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1倍左右。
服务消费也在稳步回暖。住宿、餐饮等生活服务行业加快复商复市,市场销售进一步回升。据有关机构监测,“五一”期间,全国餐饮、住宿行业消费复苏指数比今年清明假期分别提升18.8和15个百分点,消费规模已恢复至去年同期70%左右,比今年清明假期提升约20个百分点。
国内消费升级趋势非常明显。王炳南介绍,绿色、智能、健康类的商品销售红火,特色品牌商品受到热捧,一些电商平台OLED电视、除菌冰箱、母婴洗衣机、净水器等商品销售同比增长3倍以上,一些平台也与中华老字号这些商家联合起来打造专供商品,销售增长达到3倍左右。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五一”消费形势超出预期,这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包括全国所有省份均解除一级响应,带动补偿式消费增长;假日因素对消费提振产生积极作用;换季消费需求在短期内明显释放等。
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当下,国家通过一揽子的促进消费和经济救助政策,提升居民收入、保就业,精准有效地提振消费,推动经济全面回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第一财经表示,五一消费明显回暖,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活力依然旺盛,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和数字工具的运用,加速了消费活力的释放。
盘和林强调,还需着手收入分配改革,尤其是以收入分配改革的“获得”,来引导人们的消费等行为,提前给大众吃下一剂“安心丸”,如从强化再分配机制、动态调整“个税起征点”、五险一金调整等方面入手,给予普通大众确定性的预期以提升人们对未来收入的乐观性,可以产生提前释放消费需求的效果,让居民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从而推动消费升级,有效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