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智能穿戴 >

可穿戴+点亮“智生活”需过三道关

导读:

可穿戴+点亮“智生活”需过三道关

可穿戴+点亮“智生活”需过三道关

  观众在北京科技周上体验全高清AR智能眼镜。
  人民视觉

可穿戴+点亮“智生活”需过三道关

  一名参展商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展示柔性显示智能可穿戴手机。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北京首家互联网医疗全科中心应用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健康终端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人民视觉

  在第二届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上,体验者通过智能眼镜进行远程协助。
  人民视觉

  抬一抬眼镜,就能在镜片上看到导航信息;挥一挥手腕,就能用手表给商品买单;只需戴上手环,就能收获一份详尽的睡眠运动情况报告和健康建议……可穿戴设备好比肢体的延伸、头脑的升级,既把我们从掏手机、找应用、给指令的琐碎动作中解放出来,又用可量化、可视化的方式重构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方式。

  根据权威数据机构IDC(国际数据公司)预测,2016年到2020年可穿戴市场将呈现明显增长,到2021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2.523亿台,可穿戴设备市场潜力巨大。

  现实中,可穿戴设备厂商林立各据山头、功能冗余场景单一、信息保障有待提升等问题,仍困扰着消费者,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可穿戴行业如何突破瓶颈、提升自我,让用户能够穿戴一新、体验一新?我们拭目以待。

  ——编 者    

  可穿戴设备+运动健康

  贴身“管家”全天服务

  本报记者 宋 宇

  “嗡——嗡——”北京的“上班族”赵鹏丽放下手头工作,看了一下手腕上的智能手环,屏幕上坐着的小人图标开始起身走动。“这是提醒我已经坐了1个小时,应该活动一下了。”赵鹏丽说,使用智能手环4年来,自己更加重视健康问题了。“卡路里、心率、睡眠质量,这些数据既能帮助我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又可以督促自己健康作息、多做运动。”赵鹏丽说。

  以手环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早已走入大众生活,通过设备上的传感部件获取身体机能信号,实现持续监控的功能。这让可穿戴设备有望在运动健康领域赢得广阔的市场。

  智能背心实时监控体脂指标,智能腰带提醒用户节制进食,智能T恤监测肌肉群的训练情况……作为人们运动健身的好帮手,智能设备今后有望提供更多选择。比如,耐克正在研究使用纳米科技将传感器嵌入服装,人们未来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自己的智能T恤,疲劳、缺水、情绪紧张等问题将清晰地呈现在可穿戴设备采集的数据中。

  前不久,一名76岁的香港居民收到某智能手表的心率异常提醒之后,去医院检查得知自己的冠状动脉几乎完全堵塞,他立刻通过手术控制了病情。这是智能穿戴设备辅助医疗服务的一个例子。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医疗穿戴设备主要有电动肌肉假肢设备、眼球追踪设备、智能穿戴水溶胶等产品,我国很多医院也开始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心肺功能的远程监护。

  7月,一家智能检测初创企业获近2500万元融资引发关注。“可穿戴设备发展时间尚短,一些设备缺乏切实的临床医疗诊断价值。我们应该警惕利用概念进行资本运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裴忠才教授说。

  近年来,随着《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陆续发布,国家开始对智能可穿戴设备运用于健康领域予以政策引导。业内人士指出,如何打通产品、数据、医疗服务等环节,整合应用健康数据,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

  标准关

  行业标准需统一 

  数据孤岛待联通

  “感觉连地摊货都不如”“这么潦草的设计也是头一回见”……在淘宝上搜索“智能手环”,各类款型五花八门,一款标价19元的“智能手环”页面上,不少网友留下差评。

  “都是记步数,为什么各家给出的数据各不相同?”使用了多款产品之后,很多手环使用者都产生了疑惑。研究机构指出,能量消耗计算涉及多个变量,而可穿戴设备采集的数据有限,导致误差较大。

  智能穿戴如火如荼,也带来行业内部鱼龙混杂,标准混乱。部分产品达不到宣称的技术水平,导致用户对产品安全性和数据可靠性的不信任。早在2015年,《可穿戴产品分类与标识》《可穿戴产品数据规范》《可穿戴产品应用服务框架要求》等3项标准文件已启动制定,相关行业标准亟待统一,对医疗、养老等细分市场的指向更需细化。另外,各可穿戴产品独立封闭,形成数据孤岛,联结硬件、平台、服务、云计算等环节的全产业链也迟迟不能打通。智能穿戴设备深入应用到各行各业,尚需时日。 

  可穿戴设备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处在发展初期。目前,生产厂商众多,产品形态各异,品质参差不齐。相对于市场井喷,行业标准却严重缺乏,各方应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首先,要更加明确定义可穿戴产品,统筹考虑其面临的问题。可穿戴设备的形态特点主要是直接与人体产生接触,功能则具有跨界属性,在明确应用规范时要照顾所涉及的诸多领域。

  其次,形成产业联盟、开展产学研合作,是制定有效标准的实现路径。为适应新兴行业现状,应鼓励产业联盟、第三方机构参与标准制定和细化。

  最后,加大研发创新投入,走出同质化泥沼。可穿戴产品技术门槛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产品特色的厂商们,往往依靠压缩利润、打价格战来博得消费者眼球。但长此以往,如同饮鸩止渴。对设备商而言,加强研发创新、突破技术壁垒才是壮大企业的突破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

      

  可穿戴设备+社交生活

  眼镜“认人”只需2秒

  本报记者 许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