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1.实施智能化改造。在钢铁、建材、石化、机械等传统行业,大力推进“机器人+”,加快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建设,加快应用智能大脑等技术提升智能化水平。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运维服务等各环节的融合应用,建立数据采集分析和制造执行系统,实现全供应链、全生产线、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管控。推动建立完善面向全产业链的大数据资源整合和分析平台,开展大数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创新和试点示范。到2025年,培育数字化车间500家。
2.推进网络化协同制造。支持企业建设协同研发设计平台和网络化开放式定制平台,在机械、汽车、服装等行业推广网络协同设计、虚拟仿真等新技术、新模式,在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开展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试点。支持企业内部生产管理系统、控制系统、财务管理和数据平台等各类系统的集成整合、互联互通,开展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网络化协同试点示范,实现人与人、机与机、人机物互联的纵向集成。鼓励骨干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制造商、供应商、销售商、物流服务商和客户资源,推动企业间生产制造、客户管理、供应链管理、营销服务等系统的横向集成。支持构建一批面向企业、行业的私有、公有云制造服务平台,提高企业闲置资产、过剩产能的利用率和资源整合能力。
3.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广基于互联网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装备制造企业由单纯提供设备向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信息增值服务等转变,大力发展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规模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智能制造新业态。到2025年,培育20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
4.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企业级、行业级、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撑企业内外数据汇聚和建模分析。加快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应用,打造数据驱动的制造业新业态。实施“企业上云”行动,推进云计算广泛覆盖,推广设备联网上云、数据集成上云等深度用云,建立完善企业上云用云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安全能力认证和监督检查,提升核心节点安全防护能力。
专栏四:传统支柱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
(专项行动之四至六)
钢铁工业数字化。支持钢铁企业深化与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运营商等合作,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应用软件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现有装备进行智能化改造,推广自动测温取样、板坯自动清理、原料分拣、切割等机器人,不断提高智能化绿色化制造水平;运用5G、数字孪生等新技术驱动智能钢厂建设,推动钢铁行业数字化车间改造,开展工业设计、个性定制、柔性生产、设备远程运维等应用示范;进一步优化企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全产业链在线服务生态系统。
汽车制造业数字化。支持汽车制造重点企业,开展数字化提升示范工程,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全流程智能化,发展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培育建设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生产模式创新。实施网络化协同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等试点项目,推动汽车制造业个性化定制,支持企业加快业务资源整合,开发总集成、总承包业务,从单一产品制造向制造与服务集成转变。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石化工业数字化。支持石化工业重点企业实施绿色安全制造信息化示范项目,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快资源回收、优化作业调度、加强能源管理等,推进危险化学品等行业智能监测监管体系建设。推进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石化和化学工业研发设计、物流采购、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全链条融合,大力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专栏五: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行动
(专项行动之七)
加快107个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改造。鼓励各县与互联网优势企业合作,推动低成本、模块化、数字化技术、设备和系统在集群的应用;鼓励企业上云,发展平台型企业,优化集群的产业链、供应链,提高集群内部的产能利用率和资源整合能力。
发展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制造,推广网络协同研发与设计,健全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等公用设施,抓龙头、统标准、拓市场,打造集群内统一品牌,提高各企业产品和服务品质,提升产品网络营销水平和竞争力。
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加快园区信息网络、平台、标准等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建设,推广应用智能装备、系统解决方案,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环境。
到2025年,建成20个产值超百亿元的数字化特色产业集群。
(四)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发展。
1.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发展。加快数字技术与交通、物流、港口及设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推进组织形式、商业模式、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新格局。建设智慧物流园区,推动数据跨运输方式、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共用。发展差异化消费品设计,开展产品定位、外观形象、结构功能等数字设计。利用BIM等技术发展特色化建筑设计,提升城市、建筑、园艺规划设计服务水平。组织举办全省工业设计创新大赛、河北工业设计周等活动。
2.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建设创新型互联网金融平台,稳妥开展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业务,规范发展互联网支付业务等新型金融业态。加快金融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支持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数字化转型,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证据固化、积分管理、链条跟踪、跨境支付等方面的应用。建设跨境电子商务金融结算平台,扩大金融服务跨境合作。建设雄安金融科技中心,集聚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一批金融科技企业,推动先进支付工具的先行先试。
3.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智能化发展。鼓励骨干商贸企业及传统便利店加快智慧化升级,支持终端店面、超市等市场主体依托电商平台创新服务内容及模式。推广智慧健康养老,加快秦皇岛、廊坊等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建设智慧健康养老创新中心、养老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和健康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创新发展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等服务方式。发展“互联网+体育”,打造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公共体育网络信息平台,为居民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健身贴身服务。推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旅游、医疗、教育等深度融合,丰富服务产品供给,提高服务便利化、智能化水平,培育信息消费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