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手机 >

58.林敏明:手捧"红苹果" 传递新希望

导读:

58.林敏明:手捧

58.林敏明:手捧

  个人简介:林敏明,福建省司法警察训练总队学员队队长。林敏明是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又名“红苹果公益”)创始人,“红苹果公益”是福建首家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提供帮扶的公益组织。截至2018年6月,红苹果公益已帮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4628人次,为179个服刑人员困难家庭的601名孩子及家属提供了亲情交流平台。在册帮扶的1473名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中,没有发生辍学和犯罪的现象。林敏明被评为福建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

  “警察”和“公益人”是林敏明的两个标签。 

  他是福建省司法警察训练总队教官,负责全省司法系统民警的培训,学员们喊他林队。 

  同时,他还是福建教育援助协会的创始人,工作之外的时间都投入在公益上。协会还有个更被外界熟知的名字——“红苹果公益”,专注给服刑人员等特殊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提供教育、心理、法律等层面的援助。 

  服刑人员子女,又被更多人称之为“罪犯的小孩”。司法部2005年的调研数据让林敏明至今难忘:全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总数超过60万,九成以上没有得到过任何形式的社会救助。 

  “没人去关心这一群体,社会就存在60万颗‘炸弹’隐患,随时可能被引爆。”林敏明接受采访时说,预防“二代犯罪”、“二次犯罪”项目,现在是红苹果公益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4年6月,红苹果公益正式注册成立。目前红苹果公益已在福建全省监狱系统铺开,在12所监狱设立了分支机构,登记的志愿者800多名,其中将近70%的志愿者都是警察。 

  令林敏明最为自豪的是,协会成立至今在册帮扶的1473个未成年人当中,没有一个发生辍学和犯罪的现象;帮扶后出狱的140多个服刑人员没有一个再犯罪。 

  “哪怕只能挽救一个孩子,那也是帮助了一个家庭。”林敏明说。

  走访遭质疑:为什么要帮他们? 

  在筹备“红苹果公益”前,林敏明已经参与公益活动三年多,累计参加志愿服务上千小时。 

  2012年底,不少监狱民警向林敏明提出服刑人员子女帮扶的可行性。通过查询公开资料后,他发现国内竟然还没有专门关注服刑人员子女的社会组织。 

  司法部曾在2005年开展“监狱服刑人员子女未成年子女基本情况”调研工作。调查显示,在监狱服刑的156万在押犯中,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总数超过60万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辍学率为13.1%,父母入狱后辍学率大幅攀升;94.8%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没有受到过任何形式的社会救助。同时,未成年子女犯罪率远远高于全社会未成年人犯罪率。 

  2013年起,林敏明利用周末拜访了100多户服刑人员家庭。和资料数据相比,现实的情况更让他震撼和忧心。 

  福建省女子监狱有一个服刑人员兰兰(化名),入狱前在福建南平的一个餐厅打工,因为性格内向,工作过程中常与自己的同事发生摩擦,矛盾长期积累。有一天,她在被人辱骂之后,抄起案板上的菜刀砍死了同事,最后被判决为死缓。她的家庭成了林敏明们第一次的走访对象。 

  那是2013年年底,林敏明和志愿者的车子开进村子,找路人问兰兰家的住处。林敏明对村民称,自己是社会爱心人士,听说这个家庭贫困过来帮扶。 

  “去这家干吗呀?孩子的妈妈杀人啦!你们可以帮其他小孩啊。”村民不愿意指路。 

  最终,林敏明通过学校才找到那户人家。而孩子爷爷在知道他们的身份后,就把他们赶出来,说“我家里没有这样的人!”走访结束后,这家人还各种方式通过他人打听、追问林敏明的身份。 

  “为什么要帮这种孩子?”这是林敏明经常要被外界问及的一个问题。 

  “对于本不该承受这些冷姿态的孩子来说,他们是无辜的,社会需要对他们有所关心和支持。他们也是受害者,社会上对服刑人员有歧视,但是作为我们司法人员不能有歧视。”林敏明觉得这事必须得做。 

  此前,林敏明做的公益是给贫困山区孩子的助学,“虽然穷,但是这些孩子脸上都乐呵呵,充满了阳光和希望。”而接触到的服刑人员子女,则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 

  “十个孩子,八个苦瓜脸。”林敏明说,和贫困山区的孩子相比,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除了生活条件的贫困,往往还承受着亲情的匮乏、教育的贫瘠和社会的歧视等诸多问题。这种环境下,服刑人员子女大多都脆弱而敏感,对于陌生人都保持着警惕和防备。

  最需要的是心理关怀 

  红苹果公益创立初,团队开展项目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走访贫困孩子并为他们提供经济上的资助。 

  在项目逐渐深入的过程中,林敏明逐渐发现:这些孩子最需要的不只是经济上的帮助,还有心理上的关怀。 

  林敏明说,这些孩子不得不面对父母犯罪的阴影,面对来自同学、邻居、朋友的歧视和嘲笑。很多这样的孩子都是在仇恨、嫉妒和失落中成长起来,也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有一次,林敏明带着志愿者入户核对信息,有个家庭中孩子的爸爸因犯罪进了监狱。 

  孩子的母亲说,家里并不需要钱,自从孩子的父亲被抓以后,孩子变得内向,外界也有一些歧视的声音。“希望在这方面为孩子进行引导,帮助教育孩子,这才是我目前最大的需求。” 

  打开红苹果公益数据库收集的信息,许多服刑人员提交的愿望里,写的是希望给孩子提供“普法”和“心理”援助。为此,红苹果公益成立了一个专家指导委员会,细分为心理帮扶组、社会工作组和法律援助组。 

  林敏明介绍,红苹果公益经常在节日给帮扶的孩子们送去问候,礼包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里面一定少不了愿望卡、信纸、信封、笔,还有写给孩子们的一封信。 

  令林敏明意外的是,这是很多孩子收到的第一份礼物。不少孩子在回信中歪歪扭扭地写道:“这是我收到过的最棒的礼物”、“我会努力学习来报答你们的爱”…… 

  在林敏明的办公室里,随处可见和服刑人员及其子女有关的痕迹——沙发上的抱枕图案是孩子们画的画,茶几上摆放着由孩子们写给红苹果公益的信编写成的《红苹果心声集》…… 

  “这些孩子大多比较封闭,不太与外界接触。我们做的很多事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真实的心理状况,给他们一个通道来表达自己。”林敏明翻开《红苹果心声集》说,“把孩子们的信编成小册子,也是希望让孩子们获得作品刊登的价值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如今,他们累计收到来自孩子、家长、服刑人员的信已达四百多封。除了感谢,孩子们还会在信中描绘他们的梦想、倾诉生活中的烦恼。 

  “他们的每一封信我们都会仔细看,并安排人员进行对接,帮助他们实现一些小愿望。孩子们愿意向我们倾诉,和我们讲心里话。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成了他们最信任的人。”林敏明说。 

  解决50多个孩子“黑户”问题 

  在福建闽北一乡村,林敏明走访时发现一家服刑人员子女符合精准扶贫和上低保的条件,但却没被纳入范围。 

  “他家里有人犯罪了,罪犯的小孩怎么能享受低保。”村干部以此为由拒绝将其纳入低保范围。 

  “这算株连九族么?国家哪一条规定说服刑人员子女符合条件的不能享受低保?”林敏明不解的问道。在林敏明一再争取下,村干部才不情愿得为其办理了低保。 

  林敏明在入户探访中发现,不少服刑人员子女是“黑户”。有的是因为父母在羁押过程还未来得及申报,有的因为超生多胎。 

  服刑人员子女的落户,比一般家庭程序上要更加繁琐。比如,亲缘关系的确定,需要和监狱沟通,到监狱内进行抽血,再进行亲子鉴定。而鉴定又需要一笔费用,一些困难家庭承担不起,索性直接放弃了落户。 

  福建闽南一户服刑人员家庭的老人,因为对程序不熟悉、政策不了解,跑了12次户籍管理部门,还是没能解决孩子的户口问题。最后,在红苹果公益的法律援助组和媒体记者协助下才得以解决。 

  红苹果公益成立至今,他们已经帮助五十多个孩子解决“黑户”问题。 

  “还有200多个孩子的户口问题没解决。”林敏明把这件事搁在心上,“户口问题直接关系着孩子的教育等一辈子的问题,不能不重视。” 

  “作为社会组织,除了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外,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唤醒功能,即通过社会力量唤醒各个部门的自觉意识,让他们自觉履行自身职责。”林敏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