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手机 >

“護根、傳脈、守魂”——現代信息技術延續中華文字之美

导读:

人民網北京8月30日電(記者何淼 實習生黃鈺霖) 隨著社會發展的節奏加快,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在漸漸習慣

人民網北京8月30日電(記者何淼 實習生黃鈺霖) 隨著社會發展的節奏加快,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在漸漸習慣了用鍵盤、手機輸入文字的人裡,“提筆忘字”的現象似乎並不少見,能夠說出一個漢字背后含義與發展過程的人卻少之又少。漢字是中華五千年文化長河經久不衰的源頭,這樣重要的文明瑰寶如何在現代社會發展中賡續,成為研究學界學者們都持續關注的問題。

章黃之學代表、北京師范大學已故教授陸宗達先生曾在生前嘔心瀝血,親筆著成《說文同源字新証》一書。陸宗達先生家屬陸昕教授在《我的祖父陸宗達》一文中寫到:“從《說文》的頭一個字寫到末一個字,聚集了祖父數十年研究《說文》的心得,花費了巨大的心血。在這一年半時間裡,祖父除去接待客人或外出參加非參加不可的社會活動和會議外,整日坐在椅子裡,埋頭寫作……”然而手稿的出版,面臨資金等一系列問題,一度擱置數十余年。29日,陸宗達的手稿成書《<說文解字>同源字新証》發布,對於成書的問世,陸昕感到欣喜與安慰。

“護根、傳脈、守魂”——現代信息技術延續中華文字之美

王寧教授(主辦方/供圖)

“我們相信,中國古代的優秀傳統文化走向現代是沒有問題的。”這是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寧和她的團隊從事多年漢字研究以來一直堅持的信念。

北師大中文系在1993年成立了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作為所長,王寧帶領團隊不斷探討傳統語言文字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模式,堅持致力於數字化的《說文》學研究,20年間先后開發了“《說文》小篆字庫與輸入法”、“《說文解字》音義系聯系統”……再到今天“數字化《說文解字》研究與應用平台”的發布。

作為國家社科基金的重大項目,“《說文解字》研究與應用平台”對於語文教育也同樣意義匪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王寧表示,過去漢字的簡化是為了方便教育的迅速普及,而現在卻是一個全民漢字“補課”的時代。王寧說:“漢字教育是一切語文教育的基礎。如果沒有好的基礎,在后續的閱讀和寫作中都會出現問題。”而平台則能夠為更加全面的漢字學習提供新的途徑。王寧也希望,未來能夠盡快的在基礎教育中推廣平台的使用和普及,在加強學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時,也能夠讓他們更好的學習漢字底蘊之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護根、傳脈、守魂”——現代信息技術延續中華文字之美

紀念章太炎先生誕辰150周年學術研討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在北京師范大學所舉行的“章黃之學與《說文解字》:紀念章太炎先生誕辰15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周作宇說:“中華之根、中華之脈、中華之魂,是靠什麼延續?是靠中華文化。護根、傳脈、守魂,更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責任”。《<說文解字>同源字新証》的發布和“數字化《說文解字》研究與應用平台”的上線,都使《說文》學研究有了進一步的現代化進展。它們所展現出融貫古今、人文與科學並重的學術格局,離不開研究學者們數十載的努力,也離不開國家對於中華文化弘揚和發展的支持。

(責編:實習生(黃鈺霖)、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