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手机 >

青少年“沉迷手机”的病根在哪? | 中青融评

导读:

  9月2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暑期手机争夺战》的教育报道。这个标题看起来颇为生动,然

  9月2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暑期手机争夺战》的教育报道。这个标题看起来颇为生动,然而在这个生动的标题背后,文章展现的却是许多家长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份教育焦虑,令人读来颇感担忧与沉重。而这份焦虑的来源,便是我们再熟悉不过,以至于成了当代生活必需品的手机。在文章中,记者采访的两个家庭,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孩子爱玩手机”这件事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沉迷手机——近几年来,这个话题早已成了各大媒体平台的“常客”。各种围绕着手机而产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在太多家庭里扮演了“麻烦制造者”的角色。社交网络、电子游戏、青少年亚文化……对青少年而言,手机的存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通往互联网花花世界的终端窗口;但与此同时,当孩子们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徜徉的时候,家长们却也难免担心:孩子是否会沉溺于虚拟世界,忽视了学习与生活本身,又会不会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之下“学坏”。

  从一系列见诸报端的个案来看,不得不说家长们的担忧不无道理。放眼望去,不难看到一些原本成绩优良的孩子因为沉迷手游一落千丈,或是一些孩子用手机频繁接触不良信息,以致遭受欺骗、伤害的例子。每一起类似案例,都意味着一个孩子的人生受到了后果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对此,谁都会感到无比难过与心痛。因此,努力消除相关风险,阻止此类情况在更多家庭中发生,自然也是所有家长和社会大众整体的真诚愿望。

  然而,对于任何社会问题,想要对其加以解决,都必须找准病根,对症下药。种种围绕着手机展开的家庭教育问题,尽管都与手机的存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或者说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切入点,恐怕并不在手机这个通讯终端本身上面。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年最新统计,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8.47亿。这意味着具有上网功能的手机的普及率,在我国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对生活在城市里的青壮年人口而言,手机无疑是百分之百的生活必需品,而对未成年人而言,手机也早已融入了其日常生活。对10年前的青少年来说,手机可能只是一个新鲜的“玩具”,上网也有如一次“探险”,但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手机与互联网,都是其生活中天经地义般存在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上看,想要从“入口”上管住青少年对手机和互联网的接触,一方面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未必真正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不少父母为了预防子女沉迷手机,都会做出一个简单的决定:严格控制子女对手机的接触。然而,熟悉青少年行为习惯的人都会知道,面对这样的“禁令”,大多数青少年都会生发出叛逆的抵触情绪,或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反而容易产生更多的次生问题。与此同时,当各种各样的网络文化已经成为青少年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断绝自家孩子对这些文化的接触,也有使得孩子难以与同侪交流并进,进而心理失衡的潜在风险。

  归根结底,对于家庭教育中的“手机难题”,封堵注定不是出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从来不在手机上面。想要解决问题,一方面需要青少年通过手机接触的那些互联网产品的运营与管理者负起责任,另一方面也需要对青少年负有教育责任的教育者反求诸己。

  只要那些以促使玩家成瘾为核心卖点的游戏依然能够毫无限制地向未成年人开放,只要各种各样的欺诈、自残类不良信息依然能够肆无忌惮地在青少年用户之间传播,青少年就算被家长没收了手机,也总会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东西。为此,互联网产品的运营与管理者,有义务主动维护未成年人网络空间的健康与安全,只有净化了问题的源头,下游终端才能免遭污染。对此,许多接受采访的专家都建议国家加强相关立法,以实现切实有效的行业约束。

  与此同时,家长和老师等教育者也应该认识到,他们终究是青少年教育的第一责任人,青少年在不良诱惑的吸引下误入歧途,固然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教育者同样难辞其咎。简单地将责任全部丢给手机或是其他的外部诱惑,除了卸责以外,并不能解决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对此,教育者还应随时关注青少年的精神需求,让有意义的事情填补他们的精神缺口,如此才能避免负面事物乘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