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手机 > 资讯 >

你知道“仨拉击”是啥吗?

导读:

  三块竹板、几个铜钹,还有装饰的彩色绒球,这就是一件乐器,名叫“仨拉击”。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块竹板、几个铜钹,还有装饰的彩色绒球,这就是一件乐器,名叫“仨拉击”。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沈阳仨拉击代表性传承人高明春的演绎下,竹板上的铜钹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绒球不停颤动,煞是好看。

  1月13日上午,“沈阳迎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在豫珑城鼎泰茶社举行,仨拉击、白清寨传统唢呐、关东查拳、朝鲜族尚帽舞、地宫戳脚拳等节目接连上演,让闻讯赶来的观众大饱眼福,大家用手机、相机纷纷记录精彩瞬间,欢声笑语共度腊八节。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参与本次公益演出的表演者最大的70岁,最小的年仅5岁。《地宫戳脚拳》第四代传人赵振库今年已经70岁了,虽然他们的节目被安排在最后,但演出开始前,他和弟子们就在一旁热身,“传承‘非遗’是我们的责任,沈阳的武术文化有深厚底蕴,我们既然来了,就得给观众亮点真功夫。”8岁小男孩张锦添和他的小伙伴们表演完关东查拳就来到观众席,等待观看沈阳吴氏北派布袋木偶表演,孩子们兴奋地说,“表演时开心,看表演时也很开心!”

  市民侯俊带着妻子一道来看演出,“听说杨振华弟子郭煜和戴向来这里说沈阳相声,我是特地赶来的!”看完整场节目,侯俊感慨,节目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而且很多节目形式很有新意,“在腊八节当天,能和家人一起体验非遗文化,感受沈阳浓浓的文化味,真的非常有意义。”

  仨拉击节目也得到现场好评。仨拉击为北方曲艺“数来宝”的伴奏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高明春尝试着做了一些技艺创新,并将沈阳、天津、葫芦岛三地技艺发展的成果融合。高明春认为,创新发展是“非遗”项目生存必要的手段。活态化的表演,必须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可视性增强了,观众喜欢看了,艺术才有市场,“非遗”项目才有存活下去的可能性。不少观众也纷纷点赞展演活动让大家近距离接触“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据了解,1月20日、1月27日10:30,“沈阳迎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还将分别在鼎泰茶社和沈阳市图书馆多功能厅举行。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王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