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送给团队“矫枉过正”几个字,而且授权他们放弃4个亿的广告额度。
“我们可能有一点冒进,公司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这个阶段。”仇睿恒这样解释当时出现的问题。
实际上,除了业务部门和商业产品部,小米还有一个代表用户发声的第三方团队负责把关。他们以前负责MIUI论坛,与很多核心米粉深入交流,更了解用户。所以他们以没有KPI的第三方身份参与审核。
广告也要有价值
针对商业化变现,小米有两个最重要的考核维度:用户的接受程度和广告的变现效率。
但李伟星并不认为小米的广告模式已经被跑通,“应该是某一些广告形式得到验证,有些效果不好就被抛弃了。”
陈高铭则透露,在一些别的公司,销售面对非标准化的资源跟用户端打个招呼,“这个位置我要了”,就ok了。这种情况,在小米不可能发生。“所有的资源位置都是被验证过的,用户认可的,才可以对外开放。”
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是,销售自己也是用户,当这样一个东西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不会喜欢?
小米电视关机之前还预留了一个广告位,这是目前互联网电视的通用做法。但是小米自始至终没有正式对外发售过。陈高铭认为这不符合逻辑,“关机意味着我都要走了,你还推广告干吗?”
但他话锋一转,“这个位置能不能卖?能。但是走创意服务路线。”
比如,关机之前告诉用户明天的天气,或者预告下一集电视剧;如果你恰好是一位球迷,这时候提醒你明天一场重要赛事,不但不违和,也许用户会觉得贴心。
眼前就有解决办法,小米还是没有急于出手。陈高铭进一步解释,这符合公司用户体验第一的原则,但是别忘了,商业化还有个基本逻辑是效率第一。
“如果每个客户都要定制关机广告和形式,用户看多了还是会厌烦。而且每次都需要创意呈现,不能实现规模化。效率和用户体验之间需要做平衡,两者兼得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不能达到平衡,我们宁可不卖了。”陈高铭告诉「蓝洞商业」。
这背后折射出一个问题,对互联网公司而言,商业化不可能再是简单粗暴式的流量变现。即便是当下最受追捧的信息流广告,也在艰难走钢丝,需要把握用户体验与效率的尺度。一旦失衡,浑水摸鱼的广告也会随时遭遇厌弃。
Facebook最早探索商业化的时候——为了显得优雅,他们更倾向使用“货币化”这个词,无论何时,无论何人问到扎克伯格优先级,他都明确表示增长和持续改善用户体验比货币化更重要。因为他只对符合Facebook长远利益的项目感兴趣。
当时Google是当之无愧的广告之王,Facebook必须要找到新的需求,并提供给品牌商独特的价值。
一次关于货币化的远程会议上,扎克伯格提出Facebook的基本原理是,广告要变成内容。与其他网站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有能力帮助用户间或者用户与广告投放者之间进行双向对话。最后,Facebook变成史上命中率最高的媒介。这些是史无前例的。
如果说历史是相似的,那么小米也站在这样的重要时点。他们要向用户、广告投放者提供符合小米的独特商业价值。
生态为王
互联网商业化在小米并非一开始就成系统战术。先把产品做好,提供有价值的用户场景,自然就有变现空间,这是他们朴素的想法。
所谓的用户场景,很自然地就会被理解为流量。但在李伟星看来,流量大小和变现的项目未必成正向关系。“有些业务流量很大,可能无法变现。相反,核心的场景流量可能并不大。”
所以,他们的逻辑是,找到用户的核心场景,形成强黏性;此外深刻理解用户,只要比别人更快接触用户,变现问题并不是难题。这也是他们不盲目追求海量流量增长的原因。
小米的差异化变现主要借助生态的力量。
刚刚过去的2019年会,雷军说,小米已经是全球最大的IoT消费级物联网平台,并提出全面拥抱AIoT,从现在开始未来五年内持续投入超过100亿元。
小米集团人工智能与云平台副总裁崔宝秋在接受「蓝洞商业」采访时说,AIoT已经是小米的核心战略,其中的一个核心驱动力小爱同学,作为底层操作系统,未来会产生更多的能量。因为这是一个跨平台、跨设备、跨场景的能力。这是小米的未来,更关乎商业化前景。
简而言之,以小爱同学为核心的小米生态网络图谱更广,说明能产生的营销能量更大。
过去内置小爱同学在小米平台诞生了两个爆款产品,小米电视和小米AI音箱。2018年,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产品和生态打造,但也做了一些商业化的尝试。围绕小爱同学的语音交互,小米接入部分应用下载、品牌广告、搜索引流等。比如,如果你想买火车票,小爱同学可以跳转到相应的网站。
崔宝秋将语音视为自然交互的一种新入口。既然是入口,就有变现机会。“只是跟移动互联网变现的形态不一样,想象空间更大。”
但这样的想象空间建立在小爱同学接入设备的规模基础上,连接网络越广,积累的用户数据越多,更能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服务,推送个性化内容。说到底,互联网变现最重要的还是基于数据基础。
小米营销最重要的一个差异化优势是场景创新。比如,打开电视,正好是用户比较喜爱的内容,智能冰箱会根据用户的口味偏好、存储情况及时提醒补货。甚至,喜欢喝咖啡的你,正好收到新品推荐。这些场景的所想即所得,都倚赖AIoT的布局。
这也关乎那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小米互联网收入占比的提升,才能打消外界对小米是怎样一家公司的顾虑。
陈高铭回应,小米做互联网商业化只有三四年,而且是一个全新的模型,需要更多一点时间去证明自己。
据说,雷军对他们未来三到五年提出很高的期望,涉及打法和模型,陈高铭拒绝透露具体内容。“但他相信我们能够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