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敏)“我们的设备就是通过脑电波进行脑纹识别,具有隐蔽性、活体性、防胁迫性等优势,未来可以运用于设备解锁等方面。”正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简称研电赛)比赛现场上,参赛选手正在向评委介绍他们的作品。比赛现场,像这样智能硬件创新产品还有400多件,来自全国132所高校的1300余名学生带着他们的作品齐聚江北新区,探索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方向,交流电子信息新技术。
研电赛比赛现场,参赛选手正在向评委展示作品。
这是研电赛第二次来到江北新区。去年,329支参赛作品在这里通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等名次,向社会展示了研究生在电子信息这一领域的探索和作为。再一次来到江北新区,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林润华说,是因为江北新区高校聚集,科教资源丰富,创新浓厚,是通过产教融合和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片热土,“相信此次在江北新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的总决赛能够为参赛队伍以及企业搭建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
这是对江北新区发展4年来的肯定。2015年6月27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南京江北新区,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按照南京2035城市总体规划,未来南京将全力打造“一主一新”两个中心城区,即江南主城和江北新主城。江北新区也将围绕“两城一中心”,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新主城。
何为“两城一中心”?它是“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这为江北新区的发展定了调,也定了方向。
围绕着“芯片之城”,江北新区在4年的时间里不断推出新政策,积极招商引资,让不少企业落地江北新区。目前,已有200余家来自世界各地的集成电路企业安家江北新区,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芯片封装及成品测试、专用材料与设备、终端制造等产业链上下游全部环节。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说,南京正围绕国家赋予的“三区一平台”的使命,全力打造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地标。作为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江北新区正结合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在芯片领域持续发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芯片之城"。
发展离不开人才。为了吸引人才,江北新区从建设之初就积极与企业、高校进行人才对接。今年6月,江北新区发布了《南京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人才试验区政策(试行)》,出台的集成电路人才新政从人才引进、留才奖励、人才培养、生活配套四个方面出台10条新举措,积极推进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人才试验区建设。
引进人才离不开与高校的合作。去年11月5日,剑桥大学在国内唯一冠名科技创新中心正式在江北新区运作,中心将在5年内引入至少20个顶尖科研团队,集聚近百名一流创新人才。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美国纽约大学、挪威科技大学、德国波恩大学等一大批国际知名大学也和江北新区建立了深度合作,江北新区9家新型研发机构由海外顶尖科学家团队领衔建设,10余家已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开展项目合作,南京成为长三角国际创新资源集聚重镇。
江北新区为人才提供的好平台不止如此。去年正式落地江北新区的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很有发言权。该公司教育生态部总监陈炜介绍,江北新区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同时,企业也与当地合作建成了创新教育中心,致力于芯片设计人才的培养,打造芯片产业的生态。
在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创始人、清华大学教授周祖成看来,集成电路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集成’是什么意思,在中国就是’集什么之大成’,是集政府主导、风投跟进、产学研搭台,这样才能把集成电路搞好。”周祖成说,“江北新区具有这样的条件,并且很充分,政府对于新区定位清晰,引进大量企业,因此风投没有问题,周边优质高校的教学氛围良好,形成了很好的平台。”
研电赛在江北新区的举办是产学研强有力的结合。林润华介绍,研电赛的大赛覆盖了电子信息领域的主要前沿学科,这些学科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对于实施国家创新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举足轻重。
罗群说:“研电赛无论是对中国大学生、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与社会实践结合,还是通过这个大赛让更多在学校学生的成果产业化,以及推动我们国家电子行业、相关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在研电赛比赛中,除去为参赛选手提供展示平台外,江北新区也在现场安排了现场招聘会,邀请企业的人直接与学生对接。在17日举办的招聘会现场,有企业开出硕士年薪35万元、博士年薪60万元的薪酬。江北新区还为人才提供住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