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前仅14亿美元出头的360金融,其溢价空间和发展空间尚未被市场挖掘。而这也为精明的投资者创造出了一个好机会。
8月23日,360金融(NASDAQ:QFIN)发布了未经审计的2019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暂且抛开营收与利润双双100%以上增长不谈,360金融科技服务业务量环比暴增10倍的事实再度证明,中国金融科技业态已经走出萌芽期进入高速增长时态。
是为佐证的是,金融科技相关重磅产业政策亦于日前出台:央行于8月22日发布的金融科技行业的首份发展规划《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正式明确了金融科技公司作为科技服务输出者的定位。
金融科技公司科技实力的提升和平台价值的凸显,加上政策上的明朗,在创造出行业加速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抛出了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命题:投资者应当怎样为金融科技这个新兴行业的从业机构们估值?
结合360金融最新这份季报,笔者将深入聊聊这个问题。
01季报中的金融科技新时态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360金融实现收入22.27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二季度9.79亿元增长128%。在非美国会计准则(Non-GAAP)下,净利润为6.92亿元,同比2018年第二季度3.24亿元增长114%。
收入飞速增长的背后,是撮合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
360金融2019年第二季度促成贷款总额为483.78亿元,同比2018年第二季度212.77亿元增长127%,环比增长17%。
360金融业务快速增长背后的支持因素有三个:一是360金融向科技服务模式的转型,二是智能营销带来的效率提升,三是业内领先的风控。
【1】收入结构向“科技服务”模式转型
二季度360金融科技服务促成的交易大幅增加,单季交易额达到38亿元人民币,占全部放款额的8%,比上一季度增加10倍以上。
其实观察诸多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轨迹,都可以看到他们在强调自己科技输出业务的增长。
比如京东数字科技在2018年实现了全年盈利,收入结构也发生了转变。其中,2018年科技服务收入占总收入之比较2017年翻3倍。
这些都验证了科技服务模式的有效性和高增长性,也符合这次央行《规划》中对于行业的定位。
所谓的科技服务模式就是金融科技公司将所有风险转移到金融机构,其自身不承担任何信用风险,只为合作伙伴提供数据分析和技术支持。
科技服务是360金融的下一个发力点,预计未来,公司的科技服务收入占比将逐步提高。
2019年二季度,360金融机构资金合作伙伴数量已从一季度的三十余家增至二季度的六十余家。在撮合借款业务总量中,金融机构资金占比达到85%,较一季度的79%显著提升,在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中首屈一指。
【2】智能营销解决传统金融痛点
用户数据显示,二季度,360金融累计注册人数1.09亿,较去年同期5560万增长96%;授信用户数量为1923万人,较去年同期716万人增长169%。
获客数量的高效增长来源于360金融对于传统金融中营销痛点的改变。
为了改变传统金融过于依赖重复手工操作进行营销的痛点,360金融自主研发了一套DSP(Demand-SidePlatform,需求侧平台)系统,将代理人员从庞杂的手工事务中解放出来,实现了营销环节的智能运作。
DSP系统汇集了各种广告交易平台、广告网络、供应方平台甚至媒体的库存,可以帮助代理商以一个统一的接口,来管理一个或多个广告交易市场账号,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其中的人工及时效损耗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DSP系统可以将受众定向精确到每个个体,而不是像传统媒体定向于某个人群;并且可以通过大数据演算,对不同人群画像有针对性的进行建模分析,找到高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用户。
这便有效解决了传统推广方式中,点击成本很低但获客成本很高,或者获客成本很低但后续效果差的问题。
智能风控与智能营销之外,在信贷和催收环节,360金融同样建立起了相应的智能化系统,这里不再赘述。
【3】智能风控解决传统金融风控痛点
财报显示,360金融超过90天的逾期率为1.02%。在风控这一核心问题上,360金融相比绝大多数同业者,具有先天的比较优势。
基于360集团的10亿台设备和5.15亿的月活用户、30余家第三方数据提供方、金融合作伙伴、用户行为数据,360金融积累了丰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反欺诈实践经验。
(点击可看大图)
360金融自主研发的智能风控引擎名为Argus,名称取自希腊神话故事里的百眼巨人,用意不言自明。
这一风控引擎基于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整个贷款交易流程中自动生成决策,类比传统金融模式下的人肉风控水平,有本质的进化。
其主要功能包括:欺诈检测、初始信用评估、持续调整的信用评估以及催收策略决策等。各个功能的实现,均基于大数据上的千人千面式智能判断,并以评分形式生成个性化标签。
(点击可看大图)
比如“持续调整的信用评估”这一项,用户在第一次交易满三月后,Argus引擎会捕捉分析用户在平台中的账务行为、点击行为、推荐行为等,生成一个行为评分(BScore)。BScore会在用户交易时及每个月月底时重新进行一次评估,同时被送入后续的定价引擎,用于考虑是否调整用户的信用额度或定价。
这样的智能化技术,实打实地升级改善了金融行业的风控水平:平台贷款决策的生成只需用时39秒。
02金融科技公司估值的双重逻辑
金融科技作为一个新兴前沿行业,目前还没有一套经过时间考验的估值系统。而不同估值方法之下,则存在巨大的估值差异。
即便是最为业界惯用的P/S(市销率)估值法,也存在无法客观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窘境:只看收入来估值,无法反映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即使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只要收入不变,估值依然不变。
实际上,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说,自身盈利能力才是决定估值合理的关键。同时基于平台型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特点,对其估值应更加关注商业模式及用户规模等。
从商业模式上讲,目前市场上金融科技公司主要分为融资类、资管类、支付类、科技输出类、平台型几类。
比如360金融就是一家典型的平台型的金融科技公司。360金融将数据智能技术可拓展的应用场景进行了细分,通过开发滴答、未来集市、脉脉、e袋洗、哈罗单车等不同应用场景,赋能多元产业,全面覆盖不同场景下的金融服务。
(点击可看大图)
公允地说,我们对于平台型金融科技公司进行估值,应采取分部估值+变现溢价的逻辑,具体模型如下:
【1】基于商业逻辑的分部定价
支付业务:市值/有效交易规模,参考区间0.05-0.2X;市盈率25X-30X
融资业务:市值/发放贷款规模,参考区间0.2X-0.4X
资管业务:市值/AUM(资产管理规模),参考渠道型机构区间0.02X-0.18X
【2】基于变现逻辑的溢价
客户溢价:客户-场景-产品-盈利
技术溢价:技术-产品-盈利
协同溢价:客户-交叉产品-盈利
在第一种基于商业逻辑的定价中,360金融2019年第二季度促成贷款总额为483.78亿元,参考市值/发放贷款规模0.2X-0.4X的区间,市值应当在100亿-200亿元之间,即14亿-27亿美元。
在这一估值框架下,参照360金融当前14亿美元左右市值来看,处于估值区间的下限。
而从第二个变现逻辑溢价上来看,从客户溢价的角度上,360金融依托于360集团的10亿台设备和5.15亿的月活用户。
这个规模,和蚂蚁金融依托的阿里巴巴移动端月活的数量是相当的。
(点击可看大图)
在技术溢价上,蚂蚁金服和360金融同样引入人工智能作为科技手段,包括智能风控、智能客服、智能信贷、智能催收等。
在协同溢价上,与蚂蚁金服盈利能力最强的花呗与借呗产品类似,360金融的核心产品为360借条。与P2P借贷不同,360借条是助贷模式,借款资金主要来自工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合作伙伴,资金合规有保障。
截至2019年6月30日,360金融累计借款人达1254万人,较去年同期469万人增长167%,环比增长20%。此外,相较于1254万的借贷用户数量,360金融所积累的1.09亿注册用户尚有巨大的待挖掘空间。
可以看到,从客户、技术、协同溢价三个方面上,360金融和蚂蚁金服有着基本趋同的逻辑。
这也意味着,尽管因为业务类型及用户价值存在一定差异,360金融尚无法达到蚂蚁金服那样千亿级别量级的估值;但从各分部业务的变现逻辑上,具有向这位千亿级行业龙头靠拢的潜质。
以上,当前仅14亿美元出头的360金融,其溢价空间和发展空间尚未被市场挖掘。而这也为精明的投资者创造出了一个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