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湖南代表团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向中外媒体开放。湖南日报记者罗新国 摄
3月8日下午,湖南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向媒体开放,吸引了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美联社、日本NHK等99家中外媒体的141位记者前来采访。
从53到99,与去年的“媒体开放日”相比,今年走进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的中外媒体数量几乎翻番。进入新时代,奋斗的新湖南,正日益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开放的新湖南,“朋友圈”亦在不断扩大。
下午4时许,代表发言结束后,正式进入媒体提问环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洞庭湖一湖清水、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围绕记者们所关心的问题,杜家毫、许达哲等代表坦诚回应。一问一答间,勾勒出一幅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全景画卷。
“过去主要关注发展不充分,今后要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来自人民日报的记者在抢到第一个提问机会后,就如何更好地推动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向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发问。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继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作出的又一科学判断。”思考片刻,杜家毫坦言,作为中部省份,湖南过去更多关注的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重视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全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工程机械、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加速形成,创新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12位,世界上运算最快的天河超级计算机,全球营运里程最长的中低速磁浮快线……”面对现场中外各大媒体,杜家毫抓住机会,积极向大家宣传推介起“湖南制造”“湖南创造”。在他看来,尽管湖南是传统农业大省,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湖南有基础,有产业、科技、人才等优势,也有作为,更有希望。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在产业,根基在实体经济。杜家毫介绍,近年来,湖南抢抓“中国制造2025”试点省份先行先试的机遇,制定了行动方案,着力发展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这是下一步湖南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重点。”
改变“靠水吃水”理念,还洞庭湖一湖清水
“还洞庭湖一湖清水,造福子孙后代,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决心坚定不移。”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关于洞庭湖保护和治理的问题时,杜家毫的表态斩钉截铁。
“洞庭湖之所以生态受到严重影响,主要是当地干部群众存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惯性思维。”杜家毫介绍,在这种不正确的发展观念影响下,过去的洞庭湖网箱养鱼遍布、人工投肥泛滥、非法采砂猖獗、违规排放突出,“最高峰时,洞庭湖上有上千条挖砂船无序采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砂石交易市场,那场面真有点三国赤壁大战的架势。”
湿地日益退化、候鸟逐年减少、水质不断恶化……杜家毫说,这种不顾生态承载能力、对资源掠夺性开发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广大湖区人民不仅不能“靠水吃水”,甚至连喝水都要靠打井取水。“进入新时代,这种观念必须加快扭转过来!”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键在实干。在参加完十九大回湘后的第5天,杜家毫就率队深入洞庭湖腹地,专题调研湖区环境保护治理情况,2天后,一场从省开到村的电视电话会议,宣告洞庭湖生态环境全民保卫战正式打响。
杜家毫介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重要指示,湖区上下全员动员,集中开展洞庭湖专项治理,短短3个月时间,就清除了近8万亩欧美黑杨,取消了几百个采砂、装砂码头,坚决关停或改造造纸等企业,退养近万家畜禽养殖场,“水变清了、鸟儿回来了、江豚更多了,更令我们欣慰的是,这场整治行动得到了湖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杜家毫提到,在洞庭湖治理过程中,由于采砂清理、退养拆围、相关企业关停,一定程度上给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他表示,省委、省政府和湖区各级党委政府正积极制定相关措施,一方面通过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一方面引导产业转型,为湖区群众就业增收提供产业支撑。同时,对造成损失的有关企业依法依规进行补偿,确保湖区社会和谐稳定。
湘企“走出去”,“天时”“地利”“人和”皆备
设立首个外国领事馆、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68家、国际友好城市已达80对……尽管不靠海、不沿边,但近年来,湖南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一大批湘企在海外落地开花。这一现象引起了中阿卫视记者的关注。她向杜家毫提问,“湖南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快走出去步伐?”
“正是因为湖南不靠海、不沿边,我们更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同国际社会的交往合作。”杜家毫介绍,随着近年来主动融入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目前湖南已在全球9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400多家企业,累计对海外投资105.6亿美元。
“三一集团是湖南企业走出去的典型,这家企业的负责人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他来回答这个问题会更生动。”在简要介绍湖南“走出去”情况后,杜家毫把发言的机会让给了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代表。
“我们企业目前在全球有15家工厂,在95个国家设立了销售服务公司,产品出口到了128个国家,过去5年国际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谈及企业这些年“走出去”取得的亮眼成绩,梁稳根直言“天时”“地利”“人和”,企业都占了。
在他看来,“天时”,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一伟大构想,成为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的重大发展机遇;“地利”,就是随着近年来湖南高铁、高速、航空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湖南作为中部交通枢纽的优势正不断放大。同时,湖南作为工程机械之都,参与“一带一路”的产业优势明显;“人和”,就是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鼓励包括三一集团在内的优势湘企融入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在境外建立湖南工业园等平台,帮助企业抱团“走出去”。“有了天时地利人和,湖南在‘一带一路’上的‘朋友圈’一定会越来越大。”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方略
新华社记者关注的是湖南脱贫攻坚的成效、经验和下一步打算,他将问题提给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方略。”许达哲介绍,湖南这几年通过走精准、特色、可持续的扶贫路子,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700万人减少到2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9%下降到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