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探索 > 天文航天 >

航海博物馆&皇家天文台:时间的故事(组图)

导读:

演示帆船利用风力航行

航海博物馆&皇家天文台:时间的故事(组图</p>

  </div> 

<div id=

演示帆船利用风力航行

航海博物馆&皇家天文台:时间的故事(组图)

潜水艇

航海博物馆&皇家天文台:时间的故事(组图)

苏格兰灯塔

格林威治位于伦敦东南,游人到访这里的唯一原因是那条著名的本初子午线。距离子午线仅数百米的航海博物馆往往被匆匆到此一游的人们错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航海博物馆,它没有想象中的大——如果你要拿它跟大英博物馆相比的话,但它要比大英博物馆好玩。在这里,你可以当船长“开船”出海,可以发“电报”给你家人,然后,还可以到附近的皇家天文台“发射”火箭!

A

哈雷的潜水罩

航海博物馆与皇家天文台都位于格林威治公园内,两者不仅距离相近,内容也密不可分,用丰富的展品和多媒体展现了英国如何凭借先进的航海技术成为海上霸主。

作为展示“日不落帝国”海上辉煌史的大本营,航海博物馆展出了许多军舰模型和大败拿破仑的英国海军英雄纳尔逊牺牲时所穿的军服。但博物馆也没有过分炫耀英军战绩,而是把重点放在科技发明上,从航海、潜水到观星包罗万有。

皇家天文台于1675年由查理二世下诏而建,每年发布一份航海历提供天文航海情报。而史上第一座航海钟,就藏在天文台里。在天文台,有英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直径为28英寸。两台电视播放这台望远镜拍到的月球表面画面。而在未有能力环球航行以前,英国人就发明了潜水工具潜入水底。第一个发明供氧潜水罩的人,是英国第二任皇家天文台台长哈雷。没错,就是发现哈雷彗星的那个哈雷。这项发明是在1690年。1715年,英国人John Lethbridge将潜水罩改良,让潜水员可以把两手伸出罩外自由活动,潜水员能借助这个装置在水里戴超过一个小时。

B

100万英镑“经度奖”

两处博物馆内容丰富,但最令我感兴趣的是时间与天文航海的关系。航海博物馆里有许多精美的钟表。我想当然地以为,钟表只是用来给航海员看时间的,却原来,航海表堪称航海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博物馆的介绍提及,直到18世纪中,领航员都无法断定船只所在的确切位置,这给航行带来极大危险。船只位置由经度和纬度确定,纬度可由正午太阳的高度来推断,经度却没有参照物。1714年,英国政府成立“经度委员会”,悬赏2万英镑(相当于现在的100万英镑)征集确认经度的办法。人们知道,每航行15°纬度,时差1小时。于是他们想到,只要带上一座钟,根据钟和当地时间的时差就能计算出船只所在的经度。问题是,钟表都靠钟摆摆动计算时间,上船一摇晃,钟表就失灵了。“经度委员会”收到许多古怪建议,包括“把钟放入真空罐里”。牛顿则泼冷水说,发明一座能在海上准确运行的钟是“不可能之任务”。

这个“不可能之任务”被一个木匠约翰·哈瑞森完成了。他花了5年时间在1735年造出第一台航海钟。在天文台博物馆里的这座钟,跟一般的机械钟没啥大区别,只是有两个互相交叉、摆动方向相反的钟摆,看得我眼花缭乱。其实,奥妙就在于这两个钟摆!两个钟摆由两根弹簧连接首尾,能互相抵消船体摇晃带来的倾斜,哪个钟摆“晕船”了,另一个钟摆和弹簧就会把它拉回来。哈瑞森又花了数十年时间,终于在1759年造出第四代没有钟摆、只有怀表大小的航海钟。英国政府竟然不舍得兑现奖金,拖了6年才给72岁的哈瑞森发了一半奖金,也就是1万英镑。哈瑞森发明的四代航海钟表都展示在天文台里,经过修复后,如今都在正常运行。

C

每天午后一时掉下的报时球

在著名的本初子午线边上的小屋上,竖了根风向标,风向标下有颗红色球体。说明文字称,这是报时球,每天下午1点会准时掉下来。报时球有什么用呢?天文台博物馆里有解释。

解决经度难题后,格林威治天文台把穿过格林威治的经线定为0°经线,格林威治时间为标准时间。起初,准备远航的人们都会把钟表带来天文台进行校正。但跑来格林威治始终麻烦。于是,1833年,天文台挂起红色报时球,伦敦附近的人们都能据此校正时间。此外,天文台还使用烽火台、信号旗、电报等方式进行报时。到了1880年,英国全国都统一使用格林威治时间了。1924年,BBC率先使用五短一长的报时信号,1927年向全世界播放,这个信号被各国沿用至今。当然,世界各国都采用了格林威治标准,也是因为当时“日不落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天文台一角有个观众互动区,用各国语言包括中文写着:“我感到时间停滞,当……”观众写下纸条来完成这个句子。当你失恋的时候?当你听到宝宝的第一声哭啼的时候?互动区旁边的各国钟表,全部定格在10点10分,墙上写着“时间能治愈一切”“时间最宝贵”“时间就是金钱”……时间是如此抽象,但在这个博物馆,时间又是如此具体,仿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被哈瑞森“放”进航海表里带出海,被BBC电台“放”进电台信号里送到全世界。

D

发射“火箭”上木星

参观时遇上一班法国来的小朋友,在航海博物馆里玩得不亦乐乎。这里确实是上地理天文课的好地方,互动游戏丰富,小朋友们在玩乐中学习,绝对不会打瞌睡。认识龙卷风的形成,你可以按按钮控制龙卷风的高度;启动吹风机,摆动模型船的船帆方向,你能了解到船是如何借助风力航行的;在发电报区,根据墙上贴的摩斯密码发出电报,坐在几米开外的伙伴拿着听筒,根据密码破译电报……

航海博物馆三楼的“甲板”区,不仅展示了船上电话、瞭望镜等设备,甚至有一个模拟驾驶室。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带着她的孩子掌舵“开船”。选择出发和目的地后,船就开动了,驾驶室外波浪滔滔,但也有电脑系统给出各种提示,帮助驾驶员作判断。如今的海员上船前,也是使用同样的驾驶室来训练的。

如果觉得这个驾驶室不够刺激,天文台还有个“火箭发射中心”等你去挑战。发射中心有三个触摸屏控制台,由三个人作决定——发射火箭这么大件事,需要团队合作,群策群力。首先,我们要决定目的地。选了木星后,电脑提示木星空气稀薄,以及火箭能携带的重量,随后让我们挑选带上船的设备。看着介绍,我犹豫不决,只能在时间快到时随手选了三件——超重了!怎么办?已经不能取消了,火箭发射进入倒数!此时,我才留意到,大屏幕右下角有个手语讲解员,面部表情非常丰富,又吐舌头又瞪眼睛的。火箭升空时,他非常激动,张大嘴巴两拳紧握,仿佛自己就身在火箭上!然而,火箭没能飞向木星,屏幕出现了次日的报纸,头版头条大字标题:“火箭发射失败,发射中心承认这是因为超重”。讲解员耸耸肩摊摊手,失望无语。

Tips

地址 航海博物馆,格林威治Romney路;皇家天文台,Blackheath大道。

电话 +44 (0)20 8858 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