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确,中国航天产业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在火箭发射、卫星制造、卫星应用等技术方面具备了成体系发展的能力,卫星通信、导航、遥感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
特别是我国商业航天破冰启航以来,从火箭和卫星制造、航天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发力,在商业航天领域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例如,目前正在布局的“虹云工程”计划发送156颗卫星,它们将在距离地面1000公里的轨道上组网运行。届时,将可提供全球无缝覆盖的宽带移动通信服务,为各类用户构建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的综合信息平台。那时,无论身处沙漠还是海上、飞机上,都能享受到与家里一样的无线上网速度和服务体验。
走进新时代,面对全球商业航天兴起的新趋势,我国的航天产业也面临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尽管商业航天在海洋通信、空中通信、陆上偏远地区通信、无人驾驶、远程遥控、室内导航定位、农林监察、环境保护等方面前景广阔,但是要驶入快车道,既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也需要与社会资本联合,整合国内在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方面的资源,摆脱传统束缚,构建以应用为主导的航天产品体系,服务于大众生活和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