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探索 > 天文航天 >

雷军两会建议:提前布局5G产业应用 加快商业航天立法

导读:

3月4日下午消息,2019年全国两会今日正式拉开帷幕。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

3月4日下午消息,2019年全国两会今日正式拉开帷幕。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今年向大会提交了三份建议,分别是《关于布局5G应用、推动物联网创新发展的建议》、《关于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深化落实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建议》。

据悉,这是雷军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七年。过去的六年里,雷军一共提交了14份建议,包括完善创业环境、大数据、公司法、人工智能、农村互联网、新零售、一带一路、设计产业等多个方面。今年两会雷军除了继续关注5G、物联网等与智能手机行业息息相关的领域之外,还将目光投向了商业航天和社会公益。

提前布局5G产业应用 推动5G与物联网融合发展

雷军认为,5G是数字经济新引擎,产业应用不限于智能手机、基站建设等领域,更会推动物联网、区块链、视频社交、人工智能产品与应用的发展。由于5G技术能满足机器类通信、大规模通信、关键性任务通信对网络速率、稳定性和时延的高要求,因此物联网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尤其与车联网、无人驾驶、超高清视频、智能家居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应用到制造业、农业、医疗、安全等领域,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不过他也指出,目前受制于5G基础建设尚未完成,相关标准尚未明确,5G的服务与应用资源也不够丰富等因素,5G的产业发展仍存在困难与挑战。他建议我国提前布局5G产业应用,推动5G与物联网的创新融合发展。

具体而言,包括:加速工业物联网应用,助力工厂智能化转型;发展智慧农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展无人驾驶与车联网,提高交通智能化程度;普及医疗物联网应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呼吁加快商业航天立法

雷军的第二份建议与商业航天相关。

他指出,商业航天正在成为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巨大力量,不仅国外涌现出了SpaceX这样的民营公司,国内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也成立了近百家商业航天公司。然而,与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现状不相适应,我国在商业航天立法、行业政策、资质准入、资源共享、市场培育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仍不够完善。

他在建议中指出,世界上已有29个国家分布了航天领域的国内法律或法规,而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航天法的航天大国。因此,雷军提的第一条就是:加快推动航天立法,确保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合理有效利用空间资源的权利。

除此之外,雷军还建议:探索有利于商业航天发展的机制,出台落地政策及实施细则;推进航天制造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构建适应商业化的量产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完善落实政府采购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机制,开放商业航天公司的行业准入,拓展商业服务与应用领域。

社会公益:建议落实信息无障碍建设

雷军的第三个建议是关于社会公益:深化落实信息无障碍建设。

他在建议中指出,信息无障碍不仅是技术研发问题,更是一个需要政府、企业、配套产业链、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统筹协调、紧密协作的系统工程,还涉及到全社会相关意识的提升。

雷军提出的具体措施包含有五条: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关于信息无障碍的要求,出台落地时间表;政府和公共部门提供服务满足无障碍基础要求,将信息无障碍列入相关采购标准;制订人工智能物联网信息无障碍标准,推动联网智能硬件纳入辅具采购名录;鼓励互联网企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投入信息无障碍建设;在高等院校相应院系增加信息无障碍开发课程,鼓励全社会提供综合配套服务举措。(张俊)

以下为雷军建议原文:

建议一

关于布局5G应用 推动物联网创新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物联网作为全新的连接方式,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据IoT Analytics统计,2018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已经达到70亿台;到2020年,活跃的物联网设备数量预计将增加到100亿台,到2025年将增加到220亿台。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由2008年500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近1510亿美元。在中国,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与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融合发展,《2018年中国5G产业与应用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53.8亿,其中5G物联网连接数达到39.3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相关报告预计,2022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7.24万亿元。

5G是数字经济新引擎,产业应用不限于智能手机、基站建设等领域,更会推动物联网、区块链、视频社交、人工智能产品与应用的发展。由于5G技术能满足机器类通信、大规模通信、关键性任务通信对网络速率、稳定性和时延的高要求,因此物联网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尤其与车联网、无人驾驶、超高清视频、智能家居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应用到制造业、农业、医疗、安全等领域,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目前,受制于5G基础建设尚未完成,相关标准尚未明确,5G的服务与应用资源也不够丰富等因素,5G的产业发展仍存在困难与挑战。但是,考虑到5G是各国未来一段时间主要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竞争关键领域,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建议提前布局5G产业应用,推动5G与物联网的创新融合发展。因此,我建议:

一、加速工业物联网应用,助力工厂智能化转型

全球制造业竞争推动工厂向智能化转型,物联网作为连接人、机器和设备的关键支撑技术受到企业的高度关注。对于产生少量生产数据且对时延不敏感的设备,现有连接技术可以满足其联网改造。但对于时延敏感,高可靠性或产生大量生产数据的设备,传统连接技术已无法满足。在这种情况下,5G技术优势能够较好满足工业控制需求,同时为制造企业提供远程控制和数据流量管理工具,以便更高效智能地管理大量的设备,并通过无线网络对这些设备进行软件更新。

建议国家加大对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等重点领域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中央、地方产业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围绕大型制造企业上下游进行垂直改造,加强自动化产线、无人工厂等重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打造虚拟的产业闭环,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整体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智慧农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发展和创新的眼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以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随着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5G技术的应用将为建设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奠定坚实科技基础,带动农业实现发展变革。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5G农业应用补贴和优惠政策,并鼓励社会资本、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共同参与,因地制宜规划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试验区,并在经验成熟后进行全国推广,全面提升农业领域的高新科技应用程度。例如在养殖业,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基本信息管理、疾病档案管理、防疫管理、营养繁殖管理,发展智慧养殖;在植保方面,借助物联网技术自动探测和记录区域内的微气候、墒情等环境信息,并结合植物保护专家系统来精确地预测病虫害的发生,从而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精准高效解决农业生产的植保问题。

三、发展无人驾驶与车联网,提高交通智能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