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探索 > 天文航天 >

阻斷電信詐騙,他們分秒必爭(新時代·面孔)

导读:

阻斷電信詐騙,他們分秒必爭(新時代·面孔)

阻斷電信詐騙,他們分秒必爭(新時代·面孔)

  劉愛國(右)和同事研究預警勸阻。
  劉 泓攝(人民視覺)

阻斷電信詐騙,他們分秒必爭(新時代·面孔)

  “大娘,我真的是警察,您看我的証件……”銀行營業廳內,為了阻止一位老人給騙子匯款,天津市公安刑事偵查局四支隊三大隊大隊長劉愛國和同事苦勸了十幾分鐘,老人還是不信。無奈之下,民警們隻好找來老人的家人,一起陪老人來到派出所,老人才從騙局中驚醒,想到畢生積蓄的十多萬元差點兒打水漂,緊張得放聲大哭。

  “好險!”作為反詐專班的干將,劉愛國長出了一口氣。為應對日益猖獗的電信網絡詐騙,2015年“天津市公安局打防電信詐騙犯罪工作專班”成立。四年來,工作專班共破獲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2.23萬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4227人,2016、2017年破案年增長198.46%和107.85%,該專班被公安部榮記集體一等功。

  “與電信網絡詐騙分子戰斗,打的就是時間差”

  “上當是因為落入了騙子的劇本裡。”天津市公安刑事偵查局四支隊二大隊大隊長劉世駿有多年的反詐工作經驗,他從接觸中發現,上當的人有一些共同點,比如容易輕信他人、不關注新聞、與家人朋友交流溝通不夠等。“與電信網絡詐騙分子戰斗,打的就是時間差。”劉世駿說。

  天津市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心位於天津市公安局,一排排電話坐席上,接線民警一邊接聽報警電話,一邊緊盯電腦屏幕上的數據信息。2016年3月,天津市公安刑偵局牽頭成立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心,這是全國第三個省級反詐中心。反詐中心接警組組長高鵬說,目前已經建起了報警群眾、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台和反詐中心“三方通話”的工作模式,報警人打110的同時,電信網絡詐騙的警情會同時轉接給反詐中心。

  接警組接到警情后,會迅速將涉案信息傳遞到資金查控平台,啟動由公安和銀行等部門建立的警銀聯動機制。查控平台追查涉案資金去向,同步緊急查詢和止付。

  犯罪分子不斷變換花樣,反詐中心也不斷調整策略,由被動止付轉為主動防騙。“目前網絡詐騙佔電信詐騙90%以上,已經成為我們打擊犯罪的主戰場”,天津市公安刑偵局四支隊副支隊長王東說,發現潛在受害人信息后,將根據預警等級,發短信、打電話或者直接派警上門,人工勸阻疑似受騙群眾,阻斷詐騙。

  據了解,天津市反詐中心成立以來,共止付凍結涉案銀行賬號3.29萬個,止付凍結涉案銀行賬號資金5.35億元,封停涉案電話號碼1.63萬個,封停涉案QQ或微信賬號1.1萬個,封停涉案網址鏈接364個。

  “有時會碰到有力使不上的尷尬,經常要調整偵查方向”

  2015年,天津市公安局抽調精干警力組建打防電信詐騙犯罪工作專班,偵辦大、要案件和跨區域系列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加入反詐專班,面對像老鼠一樣隱蔽的對手,劉愛國感覺像“對著黑暗舞劍”,但他們卻沒有被困難嚇倒。

  “我們是一群能打、能蹲、能熬夜的警察,還要懂互聯網技術、懂通信技術、看得明白銀行流水。”劉愛國說,“即使這樣,查案有時還會碰到‘有力使不上’的尷尬。”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成本小,操作難度低,打擊異常艱難。網上發現線索只是第一步,網下能落地才是關鍵。“在我們查案過程中,網上找到的涉案號碼、賬戶,要麼早被犯罪分子更換,要麼最終查到的並非犯罪分子,而是身份信息被他人利用的人,經常要重新調整偵查方向。”劉愛國說。

  讓反詐民警更為難的是,大量犯罪分子藏身境外。

  2017年11月,一位天津市民報案,稱被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的騙子所騙,半個月內給對方轉賬792.5萬元。經過摸排,工作專班鎖定犯罪嫌疑人窩點位於菲律賓。

  2017年底,劉愛國和兩名同事奔赴菲律賓抓捕犯罪嫌疑人。經過四個月艱苦工作,在公安部統一領導下,抓獲了150余名犯罪嫌疑人,分兩個批次包機押解回國,一批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隨之告破。為了這次抓捕,劉愛國瘦了快20斤,甚至沒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

  2016年以來,反詐專班先后配合公安部赴老撾、西班牙、印尼、菲律賓、緬甸等國出境執行任務10次,包機押解境外犯罪嫌疑人8架次,抓獲犯罪嫌疑人400余名。

  騙子們手段再高明,也終究有跡可循

  “想精准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得先摸清騙術。”劉世駿介紹。如今,電詐騙局五花八門,可在劉愛國看來,騙子們手段再高明,也終究有跡可循。

  許多騙局都是這樣的套路:騙子先嚇唬,說事主牽涉到嚴重的犯罪,隻要事主在聽到這句話后開始解釋,就意味著上鉤了。此時事主隻想把自己從困境中解脫出來,騙子稍加引導,就掉進圈套。隨后,詐騙分子軟硬兼施,先夸大不合作的“下場”,再安撫“隻要合作了就萬事大吉”。幾輪“大棒加胡蘿卜”下來,事主的心理防線崩潰了,隻得對騙子言聽計從。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導致個人信息容易泄露,詐騙團伙利用這些信息精准詐騙,令人防不勝防。

  劉愛國也接過這樣的詐騙電話。一次,他從福建出差回來,飛機剛一落地,他就接到福建打來的電話:“愛國,到天津了嗎,走得匆忙也沒請你吃一頓飯……”即使有豐富的反詐經驗,他都沒能立刻識別出來。

  從事反詐工作,民警們最高興的事就是追回被騙錢款,然而由於犯罪活動日趨專業化復雜化,找到人未必就能追到贓。“被騙的錢很難追回來”,劉愛國說,最好不要被騙。

  “不輕信,不打款,腦子裡有防詐的弦兒,被騙幾率就會少很多。”為了防騙,民警們想方設法宣傳防騙知識,劉愛國生病住院時也不忘跟病友們宣傳如何防詐。“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沒有完成時”,天津市公安刑偵局副局長楊仲吉說。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22日 11 版)

延伸閱讀

(責編:喬雪峰、呂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