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8月27日讯(记者 许珠珠)随着技术的升级改造,一些看似离我们很遥远的技术已经开始出现在我们身边,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以下简称:十八所)便是一个“转化工厂”。它本事研究航天技术,却也将这些技术再次研究改造成服务于我们居民生活科学技术。
刘嘉宇,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机器人技术研究室工作人员,作为技术男的他,却能给人很亲近的感觉,总是微笑对人。“现在您所看到的由中国航天技术转化而来的新一代协作型智能机械臂系统和国内首台垃圾分拣机器人系统,成为了这场现实版“机器人总动员”的明星。”刘嘉宇向参观的人介绍到。WRC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他主要负责为观展人员讲解展品。
在十八所里像刘嘉宇看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有负责程序设置、机械运动、以及对外宣传等人员,为了在机器人大会上给让这两个“智能小帮手”以更好的状态呈现更好的状态呈现给大家,团队人员连续数天加班数天。
在机器人大会参展的这两款产品均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研制的空间机械臂原理样机产品转化而来。空间机械臂由2016年首飞成功的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搭载飞向太空,成功实现了太空垃圾主动清除演示验证飞行试验,为我国未来空间碎片清理等轨道服务奠定了工程应用基础。一年以后,该技术实现了向民用领域应用的产品转化,十八所研制出了新一代协作型智能机械臂系统和国内首台面向环卫垃圾分拣领域的垃圾分拣机器人系统。
环卫垃圾分拣机器人系统由机器视觉识别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机械臂分拣单位构成,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智能识别、机械臂在线规划与控制、多臂协调控制等先进技术,分拣系统具有识别率高,工作效率高的特点,目前该系统主要进行复制环境下瓶类物品的识别及分拣,分拣率达93%以上,以后该系统可逐步代替环卫垃圾处理厂前端的人工分拣工作,避免人工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情况。随着该系统的成熟及适应性设计,后续还可应用于药品分拣、农副产品分拣、物流包裹分拣等领域。
协作型智能轻型机械臂主要解决现有机械臂重量大、负载能力低、灵活性差的问题。仿人型智能机器手臂根据用户要求可提供单臂、双臂两种类型,其双臂的协调就如人的两个手臂,单个手臂能提2.5公斤的物品,可广泛应用于教育科研、家庭、医疗等领域的服务型机器人。
刘嘉宇:“人们总觉得航天科技离我们日常生活很远,其实航天技术正一点点的融入到生活之中。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努力让人们感受到航天技术的便利,帮助到更多的人,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