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镇一个投资70多万元的党性教育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引起网络上议论纷纷。原来,这个中心不但可以检验党性,还可以会诊党性、康复党性。其中检验党性这个环节,还使用上了时髦的VR技术来虚拟场景,对党员的党性进行“体检”。(5月8日川报观察)
为了加强党性教育,舍得花70万打造一个党性体检中心,从检验党性、会诊党性,再到康复党性,提供“一条龙”服务,甚至还用上了VR虚拟技术,出手确实大方,心思也花的不少。这样的体检中心,似乎就像一座医院,党性“生病”之人,只要“走进中心医治一番”,就可“痊愈出院”,轻轻松松成为党性坚强之人,看起来确实挺美,但效果恐怕差强人意。
千方百计想办法,创新举措,又舍得花钱,这样的党性教育态度是无可挑剔的。但党性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指望通过仪器,或是某种特定的场景,就能准确“探测”一个人的党性强弱,显然是缘木求鱼,甚至暴露出常识的缺乏。这样的党性体检,更像是一种形式主义,欺上瞒下的“假把戏”,徒有其表,毫无实用价值可言。
身体得了疾病,能够通过仪器检测,是因为身体乃实实在在的物体,但党性属于对党纪的认知、自我的约束,是精神意识层面的东西,又岂能轻易检测出来?且不说VR虚拟技术,纵观现代的科技水平,恐怕也没有任何技术能实现这样的目的。在党性教育服务中心使用VR技术,本就是一种不靠谱的“谎言”游戏。
而细看该镇的“党性体检”流程,与标准的虚拟场景模拟,又完全是两回事,仍然是以考试代检查“新脚穿旧鞋”,既与心理学不沾边,也无本质上的创新可言。只要记得住答案,就能得高分,相反,党性再强,如果不下足记忆功夫,不熟悉标准答案,同样可能被体检成“不合格者”,进行一系列的后期康复。党性体检,不仅检测不准“病情”,还可能令“两面派”
党性体检,只有一条路可行,那就是经常批评与自我批评。听其言观其行,在民主生活会上指出他人的问题,同时在自我反思和检讨中,进一步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整改,“三省吾身”方能筑牢党性。如果凭着一台看似先进的仪器,或是几张看似不错的考卷,就想把党性不足之人“找出来”,显然是痴人说梦,难成现实。否则,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只需定时“体检”一次,就能分出好与坏、贪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