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虚拟现实)越来越火,无论是资本市场的表现,还是相关话题的推送量,都暗示着虚拟现实已经逐步侵入了主流消费者市场。VR 设备也层出不穷,例如被 Facebook 收购的 Oculus Rift、HTC 的 Vive,等等。
VR 技术是利用电脑或其他智能计算设备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如同身历其境一般。
如今谈及 VR 时,人们往往想到一些沉浸式的电脑游戏,然而实际上 VR 已经慢慢渗透到多个行业,除了游戏之外,还涉及电影、体育直播、社交网络,等等。而本文主要介绍的是 VR 在新闻领域的应用。
VR 设备的研发为媒体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纽约时报》、VICE 和 BBC 等媒体机构已经开始尝试使用 VR 技术进行报道,而这很可能开启体验式新闻的新时代。更让人兴奋的是,VR 对媒体而言还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赚钱契机。VR 技术在新闻媒体中有诸多优势:
VR 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新闻,因为它是另外一种讲述故事的方式,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如今视频是新闻编辑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人们喜欢在视频上接触新东西,VR 技术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
使用 VR 技术让 “看” 新闻更酷,让用户更有体验感、参与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5年,国内外不少媒体开始探索将 VR 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
1、《山村里的幼儿园》
9月 份,财新传媒与联合国、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合作发布的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则被视为国内首部 VR 纪录片。据了解,未来一年,财新传媒还将出品一系列深度纪实的 VR 纪录片。
2、《流离失所》
11月 份,《纽约时报》宣布与 Google 合作,向该报订阅者提供超过 100 万个 Google Cardboard,并发布了自己的 App—— NYT VR。
《流离失所》(The Displaced)是《纽约时报》发布的一个 VR 短片,它讲述了迫于战争而离乡背井的难民儿童的故事。可以带读者去到他们自己无法抵达的地方。官方表示,未来将会继续推出更多的 VR 新闻报道,涵盖叙利亚难民营、埃博拉病毒幸存者等话题。
3、《香港动乱》
《香港动乱》是由应用制造商 Immersivly Ltd 打造的 VR 全景新闻视频,它支持在三星 Gear 上观看。
通过 VR 设备,人们可以看到在香港街头形形色色的人群、让人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并得知事件发生时香港市民的真实状态。体验者甚至可以真实地感受到人群的冲撞感,并全景浏览游行场面。
尽管 VR 能为读者带来全新的新闻阅读体验,但是有些题材不适宜运用 VR 技术。例如,暴力和灾难在游戏中是很常见的,但是当这些场景离你很近时所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VR 技术能让受众感受到那些他们从未在其他媒体中体验过的东西。试想一下,当观看一名女性在纽约散步的场景时,男性用户带上 VR 设备体验这个女性的心境,或许会产生奇妙的心理体验。
此外,VR 也可以用于真实呈现一个老年痴呆患者、自闭症患者、癌症患者的生存状况,或是重现失独父母的心理历程,等等
VR 技术带来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人们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更甚从前,VR 技术逐渐深入到消费级,未来 VR 在消费者以及专业应用领域的影响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