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衡水”耀京华
——国家博物馆全国第一个城市地域文化展背后的故事
曹宝武 韩雪 王聪娜
儒乡湖城文脉长,文华衡水耀京华。
2019年4月23日14时,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高朋满座嘉宾云集,长枪短炮镁光频闪。参观者不时驻足,闻讯者还在源源不断地涌来。在此举办的全国第一个城市地域文化展、国家博物馆策划举办地域文化系列展览的首展、衡水首次在国家国际级窗口举办的地域文化展——“文华衡水——河北衡水文化展”,正式开幕!
5月22日晚,30天展期倏然而逝,展览在恋恋不舍中完美落幕。其间,来自国内外的50多万参观者,共同领略了衡水文化的恒久魅力;央视等全国各地的130多家媒体,对展览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深度报道,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大儒之乡、生态湖城给广大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想筹展历程,至今仍然感慨万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借此说说展览背后的故事。
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只有知道了自己从哪里走来,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去向何方。
在当今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各地都在寻找自身的发展路径和地域个性。这种个性最根本的源头,就是地域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与发展,也是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鲜明特征。
近年来,衡水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历史机遇,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提出了以“文化衡水”为引领的“五个衡水”建设目标,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影响力作为重要突破口,持续擦亮“大儒之乡”文化品牌,着力打造具有“国际范”的生态宜居美丽湖城。
围绕打造“国际范”城市的大目标,衡水先后举办了河北省首届园林博览会、全国动力伞精英赛、中华民族大赛马、第一届德国隆尼施(衡水)国际钢琴大赛及“双金”品牌赛事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文体活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大,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衡水的开放度、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如何进一步让衡水的文化瑰宝和特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好地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衡水文化走出去,做大做强衡水文化的影响力?
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进一步培铸城市个性、塑造城市形象、锻造独特气质、弘扬城市精神,助力打造具有国际范的衡水城市新形象?
衡水市委、市政府胸有成竹,高瞻远瞩,谋定而动。
2018年4月下旬,在听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福华汇报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时,市委书记王景武以超前的意识和深远的眼光,提出了一个空前的设想:“应该组织在北京搞一个衡水文化展”,并指示市委宣传部研究落实。
之所以选择北京,就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就是要借“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一国际窗口,面向首都及全国全世界人民展示衡水的整体形象,全面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新时代衡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
2018年4月24日上午,马福华召集市直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学者,传达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在京举办衡水文化展的动议,迅速作了初步研讨和安排部署,要求尽快编撰展览大纲方案。
他强调:“要聚焦到宣传展示衡水城市形象这个总目标上来,对衡水历史文脉进行系统的挖掘梳理,做综合性的城市文化展,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和亮点风貌呈现给各界观众。”
当天下午,市委宣传部派员赴京考察联系场地。经过多方考察后,综合考量我市办展需求,鉴于档期可期、规格更高、区位更优及影响力更大等因素,市委决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衡水文化展。
自此,展览筹备工作拉开了序幕。没想到这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衡水成了在国博吃螃蟹的全国第一市,由此也开启了国博承接举办地域文化展览的历史先河。
衡水市第一次进京举办地域文化展,国家博物馆第一次承接地域文化展,双方均无经验可寻,更无成熟模式可搬。究竟怎么展、展什么,成为急需解答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马福华多次带队赴京,向时任中宣部文艺局巡视员、副局长孟祥林及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张和平等领导和文化名家,取经求教;多次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向刘家科、李奎良、尚金亮、常海成、胡业昌、沈铭杰、刘新岗、魏彦红、田卫冰、康占营等本地专家学者,征求意见。
经过研究探讨,形成了“要坚持‘小切口、大主题’的展览定位,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优中选精’的原则,深入挖掘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精选在全国拿得出、立得住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化元素,作一次衡水文化形象的立体式推介宣传”等广泛共识,并多次修改完善了展览大纲。
6月25日,国家博物馆馆务会议研究通过了衡水的办展申请及初步展览大纲。3天后,马福华赴京拜访王春法馆长,就档期诉求、展览内容及下一步工作等作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