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今年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4%,分别高于全省、全国6.8个和8个百分点,增速继续在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
工业用电量是一个城市工业经济的晴雨表。今年上半年,大连工业用电量累计118.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9%。
数字折射出的是创新与实干,是时不我待和只争朝夕。
面对今年以来依然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主动作为,工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渐入佳境,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对大连营商环境的变化有了实实在在的新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继2017年之后,2018年我市再次跻身“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的地方”,被国务院通报表扬。大连是该项目全省唯一受到表彰的城市,也是连续两年获得表彰的城市。
创新企业领军智能制造
记者日前走进位于旅顺口区的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压铸生产车间里的工人屈指可数,为32台智能压铸设备提供服务的是64个智能机器人,“企业自主研发的切边系统全面投入使用,实现了机器人自主取件、自动切边、自动装箱。”该公司副总经理肖庆阳介绍。
作为生产铝合金压铸件的老牌企业、我国汽车压铸件行业前20强企业,大连亚明汽车近年来一直专注于工业互联网的研发与应用。2018年,公司自主研发的项目成为东北地区唯一入选的国家工业互联网网络化改造集成创新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最近大连亚明汽车还与大连联通就5G战略合作签约,在大连成为应用5G在工业制造领域提供智慧工厂解决方案的第一家。据介绍,以5G传输为基础,结合VR与IOT技术,可应用于企业生产车间,提供智能化人机交互模式,通过传感器采集设备生产数据,借助物联网及远程传输,最终由VR设备进行显现,实现对设备状态、生产流程的远程监控、预警分析和应急处置。
东北首个5G示范地铁站在大连亮相,冰山集团开通首个5G实验基站;亚明汽车智能制造新模式、恒力石化智能工厂等17个项目被列入辽宁省智能制造与智能服务试点示范项目;大连光洋承担的国家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完成验收……工业互联网时代,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为大连企业插上新翅膀。
智能制造还意味着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目前我市已累计认定8个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对创新中心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给予资金支持。
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也紧紧牵手,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三菱电机大连机器有限公司进入国家第四批绿色工厂公示名单。
智能制造也进一步推进了我市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目前我市已筛选出90项投资额度大、创新能力强、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对全市工业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的项目作为年度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5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6项。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充分发挥专项资金撬动作用,进一步完善“1+X”政策体系,支持企业创新、智能制造、两化融合以及集成电路、软件等新兴产业发展。建立两化融合项目库,收集项目33个。《大连市工业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已于近日出台实施,预计到2021年,建设5家具有行业和区域竞争力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5~10家云平台服务商,推进6000家中小企业上云。
今年以来,我市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控,将重点监控工业企业范围由2018年的100户扩大到200户。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工作秘书”实现全覆盖,实现“一对一”精准服务。积极组织企业参与直供电交易,我市参与直供电企业总户数达993户。所有这些,为大连工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结构调整“双轮驱动”
调整产业结构,同样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大连市2019年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已制定实施,而落后产能的退出,更意味着新产能的迸发,它既来自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石化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今年5月17日,在长兴岛石化产业基地,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该项目是国务院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中明确支持的重点项目,也是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大连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推进的“一号工程”。
恒力石化负责人表示,项目的投产运行,对优化大连石化产业结构,扭转“油头大、化尾小”的现状,带动上下游企业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长兴岛“国家石化产业基地”具有里程碑意义。打造“内在优、外在美、最安全、最环保”的世界一流石化园区,树立全球石油化工行业新标杆,成为恒力人的新目标。
今年上半年,在石化产业领域,令人振奋的还有中科催化一期、龙缘化学催化剂、博恩坦等项目基本建成,奥盛隆一期项目预计年内投运,将为精细化工园、纺织园发展提供丰富基础材料。
装备制造业领域同样亮点叠出。市政府与中国通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用集团大连机床有限公司成立;大连机车大轴重项目66千伏供电线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大橡塑成功生产出我国首套年产35万吨聚丙烯挤压造粒机组;大船集团全球首艘30.8万吨超大型智能原油船成功交付;中车大连电牵获批建设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大连奥托设计完成国内首条使用机器人全自动焊接的新能源汽车铝电池壳生产线……在刚刚结束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多个大连尖端工业科技产品模型的亮相,更是向世界展示了大连产业发展的厚积薄发。
战略性新兴产业,蕴藏着大连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华为软件开发云扩展升级工作进展顺利,累计服务本地企业600余家,支撑7000余个软件项目开发,对推动大连乃至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华为公司副总裁杨瑞凯表示,将以软件开发云为基础,加强与大连高校合作,支持大连企业融入华为供应链。
华信大连云的运营和应用推广也在持续开展,服务企业210家;宁波均胜集团车联网研发中心等企业的进驻,为大连软件产业增添了新的生力军。
在电子信息制造领域,吉星电子柔性印制电路板项目达产;松下汽车动力电池项目二期、大特气体研发及生产基地、中比动力电池等项目进展顺利;崇达电路有限公司列入工信部第一批《印制电路板行业规范条件》名单。
民营经济获得新助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来说,如同阳光、空气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