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东沙古渔镇弄堂节暨浙江非遗大联展,于近日在东沙古渔镇举办,大批省内外游客聚集古渔镇,尽享浙江非遗的饕餮盛宴。 今年的弄堂节从往年举办一天,增至两天。活动时间段的拉长,源自弄堂节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以及非遗项目的进一步丰富。
网罗全省非遗资源丰富古镇旅游内涵
“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时期,盛于宋代,距今已有1700年多年的历史……”在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展示区,工作人员正在向过往游客介绍龙泉青瓷的历史和文化。
活动当天,落地桶非遗展示展销区内,人山人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活字印刷、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康锡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嵊州竹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康铜艺、岱山海盐晒制技艺、渔网编织技艺等悉数登场,引来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东沙古渔镇借力舟山金华山海协作工程,邀请舟山、金华、丽水、宁波等市县加盟,至2018年已成功举办两届东沙弄堂节暨非遗大联展活动,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在逐届递增,民众参与度更是空前高涨。 而今年,非遗大联展辐射全省,网罗省内众多精品非遗资源,来自全省各地的非遗项目精彩荟萃,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历史和深厚内涵,将非遗大联展活动推向新高点。
挖掘古镇旅游资源充实大黄鱼文化IP
2015年,东沙古渔镇开设非遗一条街,入驻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及表演团队,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对海洋非遗实施活态保护传承。
69岁的渔绳结非遗传承人王国定在东沙古渔镇开设了渔绳结店铺,办起授艺培训班,鼓励感兴趣有热情的年轻一代学习非遗技艺。
每当游客进店欣赏,王国定便娴熟地向游客展示介绍打渔绳结的技艺。他表示:“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技艺不能失传,而且还要想办法把它传承保护好。”
东沙古渔镇的旅游资源是吸引各地游客的基本要素,而融入文化元素的古渔镇旅游,凸显了独特的魅力,而大黄鱼文化更是其中的精品,具有深厚历史文化。
据介绍,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岱衢洋已形成大黄鱼的中心渔场,这里曾持续千船万人齐聚的盛况,东沙古渔镇也以渔兴市,以市兴镇,“大黄鱼故乡”因此声名远播。
古时繁华的“横街鱼市”更是成为了诗人刘梦兰笔下的蓬莱十景之一,东沙古渔镇积淀了丰厚的海洋渔俗文化。 近年来,东沙古渔镇深入挖掘大黄鱼文化,意在重塑大黄鱼这个文化IP。今年,古渔镇门楼前新增了大黄鱼雕塑,目前,景区内还在打造大黄鱼展示馆,预计今年将建成开放。此外,景区还引入VR技术,用三维立体的方式,展现大黄鱼从海里捕捞,到集市买卖,再到大黄鱼加工处理的全过程,让游客在逼真的互动体验中,充分了解大黄鱼文化。
提升节庆品牌影响带动古镇旅游经济
今年的东沙古渔镇弄堂节遭遇强降雨天气,不得不择日举行,往年也曾发生此类突发状况。但今年弄堂节改期消息一经发布,询问活动信息的电话接连不断。“对对,活动改期了!”7月12日,在东沙古渔镇旅游接待中心,该镇经济贸易和文化旅游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李浩杰的手机不时响起,一下午的电话,他的手机已经发烫。“说明弄堂节品牌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商家们越来越重视弄堂节这个品牌,如果放在以前,询问电话不会这么多。”李浩杰说道。
“活动改期,昨晚连夜制作的海石花冻卖不完了。”东沙古渔镇一位售卖海石花冻的徐姓商家摇头道。不过该商家表示,她对7月26日~27日的活动当天还是抱有信心的。
7月26日,改期的弄堂节如期而至,古渔镇内商家制作的海石花冻悉数销售一空。“没有喝到海石花冻,就连冰镇的矿泉水、饮料都买不到了。”游客刘先生无奈道。
据了解,今年弄堂节期间,共吸引游客4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30余万元。 “弄堂节不单单只是一个节庆活动,更是一种让外地游客熟知东沙古渔镇的经营手段。”李浩杰认为,未来东沙古渔镇的文旅融合发展,仍需人才、资金的支撑,“文”“旅”的有效结合,将进一步推动东沙古渔镇旅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