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VR > 资讯 >

在乡土文化中探寻乡村振兴的力量

导读:

山美、水美、人更美;风景美、环境美、文化更美。近年来,我市充分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深挖传统文化,

山美、水美、人更美;风景美、环境美、文化更美。近年来,我市充分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深挖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积极探索,在文化经济深度融合中做出实践,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支柱和文化滋养,文化“软实力”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渐成熟,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记录保存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使乡村传统文化的创作力、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得到了提升,让乡村文化建设呈现出了新气象。位于我市高新区的华夏胶片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电影胶片,通过“影像记录”与“数字馆藏”来记录重要时刻、文化资源以及乡风民俗等状况,让农民了解历史发展的文化瑰宝,增强文化自信;位于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平园池村推行“乡愁旅行”、建设“农耕博物馆”,让人们找到“根”的归属感,留住乡愁。

作为历史名城的如皋,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前,部分镇区积极开展对古村落文化、红色文化的数字化整理及利用工作,通过新媒体手段保存乡村文化记忆。但与此同时,由于认识和条件上的限制,我市在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一些民俗文化及地方传统技艺很少向社会公众开放展示,没有实现资源的共享。近几年,我市在特色乡村文化建设方面投入了不少精力,但“同一性”较为明显。此外,在传播层面也存在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传播力度不够等问题。

补齐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的短板,需要积极探索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径,让农民能够共享城乡优秀文化资源。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春风吹过,遍布如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断深化如皋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一方面,乡村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通过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向外传播,使得乡村文化资源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城市的优秀文化同样通过这一网络传播到乡村,博物馆、露天电影、主题讲座、戏曲文化等内容成为了联系城乡的文化载体。

让乡村文化建设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还必须注重乡村文化资源的传播工作,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就物质文化层面而言,乡村特有的物质文化如乡村建筑、古村落,以及田园景观、自然风光等,是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从非物质文化层面来说,民族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曲艺等文化资源,也非常珍贵。这些乡村文化资源同VR、AR等先进的数字传播技术结合起来,借助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等大众传媒,能够更好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等文化产业,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播,构建文化传统价值认同,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入口。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母体,乡村振兴需要文化的塑形和铸魂,振兴乡村文化要立足当代中国乡村现实,因地制宜,推陈出新,才能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融媒体记者吴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