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VR > 资讯 >

"上海堡垒"警示科幻影视投资 特效故事太弱口碑坍塌

导读:

  原标题:特效和故事太弱口碑坍塌,《上海堡垒》警示科幻影视投资

  据公开信

  原标题:特效和故事太弱口碑坍塌,《上海堡垒》警示科幻影视投资

  据公开信息计算,《上海堡垒》的投资金额约为3.6亿元。若其票房达止步于1亿多元,几大出品方将血本无归

  2035年,外星黑暗势力“捕食者”突袭地球,企图夺取能源宝藏“仙藤”。伦敦、纽约先后下沉,新德里泡防御被击溃,光流轰击下,片瓦不存,放射状排列的十二只眼睛同时睁开的“捕食者”,下一个攻击对象是上海吗?

  《上海堡垒》选择了第一人称自述方式,相对平稳地开启地球人与外星人的对垒,只是,除了开篇交代背景的几分钟演习激战镜头、防御工事“大炮”以及“上海废墟”等几处具有科幻大片基本标配,“灰鹰小队”以及指挥团队更多时候是在操作台上完成拯救地球的“使命”。

  这样一部难以让人血脉贲张的“科幻电影”,上映后即引发观众吐槽,“硬核三秒结束,从鹿晗玩虚拟VR的飞行射击游戏开始,整部影片的基调就不对,像是一场游戏”、“特效设计的不科学且不谈,故事上太多槽点”、“部分摄影构图角度也很奇怪,整体台词也没有记忆点”……

  早被好莱坞科幻电影洗脑的观众从专业的角度对影片进行了苛刻的分析,从演员的演技、科幻特效的制作、置景、配音等整个环节都很难给影片高分,豆瓣评分一度低到3.4分,号称投资3.6亿的《上海堡垒》上映4天后票房勉强破亿,甚至有评论认为,“国产电影科幻元年,始于《流浪地球》,终于《上海堡垒》”。重压之下,《上海堡垒》官博失控,连发多条预告视频来反驳质疑。

  8月11日上午,该片导演滕华涛在微博上发长文回应《上海堡垒》口碑。他坦言看到很多批评,表示自己作为导演,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有观众指出《上海堡垒》关上了中国科幻的门,滕华涛表示:“真的很抱歉,因为我相信,没有人想要去关上这扇闪着光的门。”“道歉”并没有赢得观众太多理解,尤其是科幻电影的投资者。

  有科幻电影的内容提供商并未明说,只是转发了另一位导演曾经的道歉文章,并配文称“这才是一个导演的真诚的反思与道歉”;还有投资人为滕华涛的这份歉意写了简单的四个字,“总之,不退。”

  “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始于《流浪地球》,但要说终于《上海堡垒》,有些过了,《流浪地球》的火爆本身并不能说明中国科幻电影就到了高峰,中国科幻电影的人才储备、工业基础都很薄弱,何谈高峰?人们已习惯于将渴望的一种假象寄望于某部影片的成与败,个人认为,《上海堡垒》让人们回归到理性,还是扎实打好基础。”影视天使投资人周凯旋认为。

  科幻片还是爱情片?

  “放下包袱,继续工作。”就在滕华涛导演发出道歉后,参与《上海堡垒》部分宣发工作的一家影视传媒公司负责人讲武生也感叹道。该公司前期发行服务的影片高达80多部,《战狼2》《流浪地球》《无问西东》《我不是药神》《大圣归来》等不少叫好又叫座的影片背后,都有该公司的身影。

  最初接《流浪地球》项目,讲武生曾坦言,参与的商业风险很大,“因为在这之前,中国科幻电影作品甚少,成功的商业化操作在国内难有借鉴的范本。最终出于对硬核科幻和重工业电影的认同,以及类型的差异化,让我们下了决心。”与《流浪地球》相较,《上海堡垒》不仅有知名导演滕华涛,还有流量小生鹿晗以及偶像实力派女神舒淇,加之站在《流浪地球》肩膀上的“科幻”题材加持,被业界寄予厚望。

  遗憾的是,与高口碑《流浪地球》形成巨大反差的正是“硬核”,无论是特效制作还是故事,《上海堡垒》口碑扑街不是运气的问题。“这一点,作为导演也是编剧之一的滕华涛不是没有责任。”上述投资人认为。

  出身影视世家的滕华涛被称为“电影界的黑马”,其以电视导演身份进入影视圈,从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和热议的电视剧《双面胶》、《蜗居》到“治愈系”电影《失恋33天》,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而五年前,当因《同桌的你》开始有一些名气的导演郭帆踌躇满志准备《流浪地球》时,声名鹊起的滕华涛在华视娱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诸多项目中,选择了《上海堡垒》。这样的选择可以理解为滕华涛的自我挑战与转型。

  郭帆以及主创团队多是不折不扣的科幻迷,对未来世界的世界观以及相关语境是熟悉的,这有利于他们的剧本创作。而滕华涛是不是科幻迷,公开的信息中并没有显示。但从2013年开始准备做《上海堡垒》,一直到2016年,滕华涛都处于迷茫的状态,“一边做剧本工作,一边去了解和学习科幻片如何才能做出来,怎么才能在国内的条件下做得出来。大概是在2016年的时候,我才知道要怎么开始。”

  有评论认为,滕华涛在《上海堡垒》中依旧躺在他的舒适区。即便有科幻电影的几个硬核耍帅,但有观众认为,《上海堡垒》是披着科幻外壳的爱情电影,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投资方可能血本无归

  “对于观众的评价,主创团队多多少少是有些委屈的,毕竟都尽力了,真的付出很多。”上述投资人对此理解,毕竟,要在中国导演中找到能够拍摄科幻片的导演很难,更不要说编剧等专业人才以及科幻电影的工业流程的建立了。

  “科幻电影跟其他电影最大的不同,就是世界观的设置。为什么母舰长这样?外星人进攻的模式、防守的模式等背后设计逻辑以及一些道具的搭建都要花费大量时间与财力才能够实现。”周凯旋认为。

  与《流浪地球》一样,《上海堡垒》也花费巨资用于特效以及实景搭建。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堡垒》为拍摄影片搭建了1.55万平方米的实景,并用了1600个特效镜头,占据全片总镜头数的90%,并为此找了5个国家的特效制作团队。

  “这些数字与《流浪地球》共有2003个视效镜头进行对比,二者不分上下,但最终呈现出来的市场反馈却有着不小的差异。若该片投资在3亿多的话,特效费用占到40%,制作占到50%,硬核应该说得过去,但实际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关键是原创不突出。”上述投资人认为。资深科幻迷则在《上海堡垒》科幻硬核的几个标签中看到《独立日》《全球风暴》《第九区》等影片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