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养老理财试点产品密集上新 第三支柱投资渐趋多元

导读:

(原标题:养老理财试点产品密集上新 第三支柱投资渐趋多元)

自今

(原标题:养老理财试点产品密集上新 第三支柱投资渐趋多元)

自今年2月养老理财试点从“四地四机构”扩容成“十地十机构”后,养老理财产品就已步入常态化发行阶段。近日第二批试点机构的养老理财产品批量上新。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已有招银理财、建信理财、工银理财、光大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中邮理财六大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了33只养老理财产品,其中有24只为固定收益类产品,9只为混合类产品。33只产品整体表现较普通理财产品更为稳健,目前全数已发行产品的净值均保持在1以上。

今年以来,建立国民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标志性事件频出,金融活水如何满足养老需求正受到各方关注。

户均认购25.97万元

第二批试点机构的养老理财产品依旧主打长期限(五年起步)、稳健(多为R2)、费率低(0认购费、0~0.01%销售服务费、低至0.1%/年的管理费)、多重风险保障机制(同时引入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减值准备等)、支持提前赎回机制(一般为罹患重大疾病和购房需求)等属性。

8月4日,第二批入围养老理财试点机构发行的首只产品——“中邮理财邮银财富添颐·鸿锦封闭式系列2022年第1期”宣布累计认购金额30亿元,仅开售不到两天就提前完成募集。目前中邮理财正在进行第二期产品的准备工作。这个“开门红”业绩也验证了邮储银行对养老理财目标客群的精准定位,渠道优势不容小觑。

紧随其后,交银理财宣布将于8月8日通过交行手机银行及试点地区网点发售其首只养老理财产品——“交银理财稳享添福5年封闭式1号养老理财产品”。特殊之处是,中国理财网备案产品信息显示,这只产品风险等级为R3级,较目前大部分养老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要高;业绩比较基准为5%~7%,与同业产品相比并不处于高区间。

事实上,早在试点扩围之初,刚入围的交银理财就披露了新发产品设计方案,表示将根据“已老”和“未老”客群特色提供差异化产品,同时兼顾长期性、稳健性、普惠性等属性。

另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中银理财的养老理财产品也将于近期发行。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日前举办的“2022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透露,截至7月末,有23.1万投资者累计认购了养老理财产品超过600亿元。

“总体开端良好,进展顺利。下一步将在充分总结的基础上,研究适时进一步扩大试点的范围。”梁涛称。

23.1万投资者认购超600亿元养老理财产品,意味着目前已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的户均认购额达25.97万元。这显示了市场对养老理财产品这一品种的认可,也显示出了未老客群(不少投资人非老龄客群)的长期财富规划意识。

金融活水满足投资需求

一场关于长期资金的备战,已经在各类机构中有序展开,涉及价值投资,也涉及稳健增值产品的多样化。

作为养老第三支柱货架上的新型产品,侧重“保本保收益”且具有较长产品期限的养老储蓄试点即将展开。

7月29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四家大型银行将自11月20日起,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期限为一年。

此外,被外界称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国家队”的国民养老保险公司于今年3月正式开业。国民养老保险股东阵容强大,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等6家国有大行及旗下理财子公司,以及部分股份行等共17家机构。

按照国民养老保险公司的发展定位,行业内对于国民养老发展商业养老计划等创新型养老金融业务报以较高的期待。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近期,国民养老保险首批产品已先后在北京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渠道落地销售。

日前,国民养老保险总经理黄涛表示,养老金本身就是长期积累、长期投资和获取长期回报的过程,要求从事这一项工作的金融机构始终坚持长期经营、价值投资、审慎管理的理念。

黄涛认为,从产品属性看,给老百姓推的产品应该有突出的养老属性。如商业养老年金保险、去年开始试点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其他安全性高、保障性强,具有一定长期积累养老金功能,满足长期或终身领取需求的商业保险产品等。另外,黄涛认为,养老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哪些机构能够进入产品提供商名单,要适当予以考虑,设置准入门槛。

今年6月,个人养老金的重要配套制度《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发布,提出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拟优先纳入养老目标基金,未来进一步扩充产品范围,养老FOF基金产品或将迎来“高光时刻”。

作为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补充,公募养老产品目前以养老目标FOF产品为主。鹏扬基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场已累计有195只养老FOF产品,规模合计1057亿元。

目前,养老公募类产品主要由券商和公募基金公司发行,这类机构往往具备领先的投研能力,在产品设计、投顾体系方面,能够提供综合财富管理服务,吸引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二者在渠道能力方面均存在短板,缺乏独立渠道,销售能力较弱,因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可以跟商业银行等机构联动,取长补短,为养老客群提供更加综合的养老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