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涂装网讯:11月10日,2018第9届广东铝加工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广东南海大沥盛大开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以《努力推进中国铝挤压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题报告演讲。以下为报告全文。
范顺科:努力推进中国铝挤压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前言
中国铝挤压产业自新世纪以来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猛增长,2017年产量达1950万吨;技术装备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产品标准和质量已经与国际接轨,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是中国最早在国际市场确立优势地位的铝材品种。
总体上说,中国铝挤压材产量最大、品种最全、标准领先、装备先进、深加工延伸最好、质量能满足国内外用户需求。我国已经是铝挤压领域初期强国,有些挤压企业已经成为全球领跑者。
一、基本情况
(1)产能、产量规模全球最大。
截至2017年,中国铝挤压材产能达2750万吨/年,产量达1950万吨,占世界铝挤压材总产量72.3%。据初步统计,经表面处理的铝挤压材产量达1463万吨,占挤压材总产量的比例高达75.0%。
其中,阳极氧化219万吨(占比11.3%),电泳117万吨(占比6.0%),粉末喷涂1082万吨(占比55.5%),喷漆44万吨(占比2.2%)。
(2)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强,最早实现净出口。
2018年1-9月,中国铝挤压材出口78.5万吨,同比增长10.1%,进口4.6万吨,净出口74万吨。近期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但铝挤压材不是关注的热点。
(3)主流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2017年末,中国保有大挤压机124台。其中最大吨位为225MN。在这124台大挤压机中,引进的有30台,占总数的24.8%。
(4)创新步伐加快,取得丰硕的科技成果和创新平台。
(5)标准、专利和品牌等软实力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标准上,自1998年起,我国铝型材标准在引领铝型材行业转型升级、质量提升、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充当了排头兵,铝型材标准被迫进入“跨越式”研发时代;专利上,专利申请数量快速上升;品种和质量上,铝合金建筑型材产品质量普遍达到国际水平,兴发、凤铝、坚美、华建等企业的产品质量和销售规模更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品牌上,大型企业涌现,国际影响凸显,全球440m以上的十大建筑所用幕墙型材都来自兴发、坚美等中国生产商,中国所有高铁、地铁车辆用铝挤压材都是国内生产的。
二、主要特点
(1)向下游深加工发展(门窗系统、轨道车辆车体大部件、铝合金模板、商用车体及部件、电子产品等)。
(2)短流程铸锭的供坯方式成为主导。
铝液直供短流程生产铝挤压圆铸锭比例不断加大,节能降本增效明显。当前,建筑型材生产企业所需铝圆铸锭基本外购;山东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铝工业短流程生产模式最集中的地区。
(3)表面处理样式齐全,向多彩化、功能化发展。
表面处理方式最全,全国拥有表面处理生产线1200多条;建筑型材表面处理向多彩化发展,工业型材表面处理向功能化发展。
(4)产品专业化、质量精细化发展。
专业化发展特性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细分市场;从铸锭到后续挤压生产各工序环节都更加强调稳定,每一批次产品质量性能均匀一致。质量一致性要求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
(5)区域布局优势明显。
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在广东南海、山东临朐、辽宁辽阳、长江三角洲等地逐步形成了若干个各具特色的铝挤压产业集群。集群配套完善,综合要素成本更低,竞争力增强。
(6)利润较低,但整体盈利水平相对较好。
铝加工行业虽然保持盈利,但总体盈利水平趋于下降,2017年营收利润率为4.7%,2018年1-8月降至4%以下,为3.1%。相比铝板带箔,挤压行业整体盈利水平相对较好。
三、机遇与挑战
(1)中国铝挤压材需求总量保持增长,增速大幅下滑。
中国铝挤压材需求总量保持增长,截至2017年国内表观消费量达1862万吨,比上年增长7.5%,近5年年复合增长率仅为8.2%,比前5年下降9.6个百分点。近期调研发现,近两月消费数据更为悲观。
(2)环保和金融风险永远在路上。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对企业生死存亡具有一票否决权,要时刻重视环保和安全生产,切实提高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另外,企业债务风险已经成为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领域,要切实保障资金安全。
(3)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铝挤压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近千家),产业整体集约化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单个企业的规模也有待提高。2017年我国最大、世界第二的铝挤压企业忠旺集团的铝挤压材出货量为61.6万吨,而世界最大铝挤压企业萨帕铝业的出货量达到137万吨,超出忠旺集团一倍有余。凤铝、兴发、坚美、华建等国内建筑型材龙头企业产量占全国挤压材总产量的比例均不足3%。
(4)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
截至2017年底,我国铝挤压材生产能力已经达到275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为70.9%。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建材产量占比将近七成,尤为明显;在工业材领域,新产品创新不足,建筑模板、高铁型材、3C型材生产扎堆,竞争非常激烈。
(5)重新评估影响产品质量关键要素。
主要从熔铸、模具、表面处理和技工人才着手。
(6)走出去的企业少,国际产能合作不足。
中国铝挤压行业并没有实现真正走出去,成功的案例不多;但在产品品种、质量、标准以及设备上在世界上是一流的,具备走出去的基础。东南亚、中东、非洲是人口密集地区,对铝挤压材需求潜力很大,对于行业来说是机遇。
四、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1)对世界经济格局和中国经济形势要有新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