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科技行业 >

艺术展流行“科技范儿”

导读:

  机器人表演歌剧、

  机器人表演歌剧、人工智能参与艺术创作、各类沉浸式互动式的艺术体验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艺术作品

  展呈现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背后,是创作理念、创作模式的重构,更加体现出艺术与科技行业之间的融合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逐步落地,关于科技与艺术结合的话题也日渐升温。各类前沿科技的艺术交互作品展览层出不穷,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艺术与科技、技术互动以及跨领域艺术创作的广泛思考。

  那么,未来的艺术展会成什么样呢?

  科技艺术展迎来“春天”

  2019年11月2日,由清华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幕。展览主题围绕“AS-Helix: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与科学融合”这一命题,展出了包括新媒体艺术、工业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纺织与时尚设计、陶瓷设计,以及其他体现艺术与科学融合的120余件作品,集中呈现了来自世界各国、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前沿实践成果。

  其实,艺术展示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很早就开始了探索的进程。2015年,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今日未来馆”开馆展,率先打破了传统展陈方式。2017年,佩斯北京推出的沉浸式艺术体验展“teamLab:花舞森林与白日梦”,其带来的超高流量及商业模式不仅为画廊产业带来了新方向,也为科技在艺术范畴的探索带来了多种可能。

  随后,国内便掀起了一股“多媒体交互艺术展”的浪潮,各类沉浸式、互动式的艺术体验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有取代传统艺术展览之势,也引发了全民的新消费趋势。对此,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表示,沉浸式展览的出现,给观众带来了极其震撼的视觉效果,观众很容易接受。另外,沉浸式展览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展览的观展方式和体验,且加强了互动关系,相对轻松地吸引观众介入。

  诚然,相比手段单一的传统展陈方式,新型艺术展则显得更加多元化: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跨越时间、空间限制,置身艺术世界之中,“身临其境”感受艺术的魅力;助AR增强现实技术,通过三维建模,让作品活起来,每个人都能生动立体地看到、听到其背后的故事; 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变身作品之中的主角,与艺术作品“亲密互动”,大大提升了用户互动性与体验度。

  技术重塑艺术创作模式和艺术内涵

  新型艺术展火爆的背后,体现着市场对于强科技性的艺术表达的渴求,越来越多的新型艺术作品也因此得以面世。不同于传统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单打独斗”的产出模式,在科技注入艺术创作之后,艺术创作模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

  正如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费俊所说的,“不同于传统的工作室模式,艺术与科技开启了以实验室为核心的创作模式。这种方式要求艺术家科技人员共同协作。”

  他用亲身实践经历对此进行阐释:“我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有趣的世界》装置二,就是我和一位人工智能工程师合作近3个月共同完成的,最终确立了该作品的承载形式以及它的基础支撑方式。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不断交流探讨,一方面我要理解技术本身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工程师也要理解我对艺术概念的想法。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所具备技术研发能力的艺术性实验室,就是实验室模式。”

  “这种合作机制使艺术家和科技人员能够在同一个语境中共同完成创造性的工作,也使艺术与科技中的参与者身份越来越广泛,它不仅是受过美术教育的职业艺术家群体,还有很多来自科技领域中的工作者。尤其是在国外,很多活跃在媒体艺术领域中的艺术家,他们的背景或是工程师,或是科学家。这种现象反映了艺术与科技领域里的一种活力和动力,它拓宽了对艺术职业的认知和理解。因此,我们不再以艺术家的身份去判断他的作品,而任何具有创意性的艺术工作都可以被看作是艺术与科技的成果。”

  在创作者身份日益模糊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再去清楚地区分什么是艺术作品、什么是科技发明。例如2018年在央美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中,展出了由MIT流体界面实验室发明的可编程的梦境机器“COCOON”,当做梦者进入睡眠状态时,CO-COON会利用大脑活动、肌肉紧张、心率和通过穹顶揭示的运动数据来跟踪三个睡眠阶段,用气味、声音和肌肉刺激的方式引导梦境的内容;又如“机器人歌剧”结合了创意机器人、媒体表演、音乐和互动媒体艺术等领域,艺术家将编制算法/编舞概念与受众驱动的代理融合在一个42×25米的大规模表演交互空间中,由此探索机器人表演团体的概念。这些成果兼具科学发明和艺术品的属性,带来了应用与审美的双重价值。

  总结

  “艺术+科技”融合办展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