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科技行业 >

荔波:林草科技扶贫推动产业革命

导读:

荔波位于贵州省南部,地处广西丘陵向贵州高原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自国家“八七

荔波位于贵州省南部,地处广西丘陵向贵州高原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荔波县是原林业部、原国家林业局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连续32年对口帮扶的九万大山贫困县之一。32年来,在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重点帮扶下,在省、州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荔波县生态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成效显著,造林绿化工程成果丰硕,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71.04%,林业产业日益壮大,特色林下经济逐步形成亮点,林业科技在产业发展和扶贫攻坚战略中发挥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荔波县得到生动实践和成功检验,成为荔波人民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彩华章。

荔波青梅 花香果硕

同样是依托优良的自然生态和气候条件,荔波县境内自然生长分布有大量的野生青梅树种。上世纪80年代开始,顺应当地村民对青梅果脯和饮品的传统喜好和对人工推广改良种植青梅的要求,县林业局经过调查研究,利用科技手段对荔波原生青梅进行采种育苗、改良土壤和试验种植成功后,解决了野生青梅果仁大、肉质薄的品质问题,并通过实施造林工程发动林农推广种植荔波青梅,到90年代末期,荔波青梅种植面积已达2万余亩,年产量1.2万吨,年产值2400万元,带动贫困户506户1823人,逐步形成了产果、酿酒、制茶、烟肉等青梅系列产品业态,形成了基地生产、企业加工、市场营销一条龙产业结构。由于野生分布广泛和原种扩繁种植规模宏大,中国梅花协会授予了荔波县为“中国野生梅之乡”,荔波县以此规划打造了万亩梅原景区,并于2005年至今,连续举办了13届“荔波万亩梅花报春节”冬季文化旅游活动。青梅产业的壮大发展,实现了梅产品提质增效、梅产业花香果硕的发展目标,积极推动了荔波脱贫攻坚工作和全域旅游战略发展。为进一步壮大青梅产业发展,2019年县委、县人民政府通过出台扶持政策,使年内全县推广新增种植了9700亩青梅基地,并引进省级龙头企业带动青梅产业升级发展,使青梅产业再次实现腾飞。

荔波蜜柚 走出大山

荔波县依托优良的自然生态和气候条件,成为贵州有名的水果之乡。其中,自然分布于樟江流域的荔波蜜柚,经过20多年来利用林业科技手段不断推广品种改培和土壤改良、优化种植方式和扩大种植规模,逐步攻克了荔波蜜柚果瓤容易木质化的问题,品质和口感不断得到提升,使“荔波蜜柚”获批了地标产品,并通过实施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国家退耕还林(草)工程以及其他营造林项目,迅速推动了荔波蜜柚产业发展,至今全县已发展种植7万亩,年产量3.5万吨,年产值1.76亿元,逐步形成了育苗种植——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产品走出大山远销全国各地,成为荔波第一果业,构成了荔波樟江10万亩精品水果园区的主体和亮点,为全县林果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荔波县樟江蜜柚基地核心区的拉岜村,20年前是全县有名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贫困村,得益于家家户户因地制宜发展蜜柚种植,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荔波蜜柚村”,实现户均30亩,年人均增收1.5万元的全省小康示范村和全县率先脱贫出列村,成为全县最早无人外出务工全部就近就业的农村转型发展先行村,也成为了林业项目实施推动扶贫、林业科技应用推广支撑产业革命的成功典范。

荔波石斛 厚积薄发

荔波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因“生长着茂密的兰花”而得名的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原始生长着240多个品种的兰科植物,其中荔波铁皮石斛就是珍品之一,也正是中华九大仙草之首。自古以来,当地村民就有保护和合理利用、以至人工仿野生附种铁皮石斛的传统。近年来,随着铁皮石斛“药食同源”趋势的不断推进,依托荔波原种铁皮石斛多糖和石斛碱含量高、性状稳定的品质优势,荔波县委、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扶持发展仿野生种植荔波铁皮石斛的激励政策,同时紧紧依托国家林草局科技司的科技项目资金和浙江农林大学石斛研究中心的专家驻地科技帮扶,着重解决了铁皮石斛活树附生种植成活难、生长慢的问题,同时通过申报森林认证推动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经过3年的积极工作,目前全县发展铁皮石斛种植加工企业共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专业种植合作社12家,全县林下仿野生种植石斛已达5100亩,受益覆盖农户1859户,其中贫困户1068户,年产量69吨,年产值达8100万元,初步形成了原种扩繁——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农户受益连接方式主要有自主种植经营、林地流转、基地务工、入股分红等,“不占地、不毁林、能致富”的石斛产业林下经济正在迅速成为荔波厚积薄发的扶贫产业。例如:高里村一年内通过合作社组织农户发展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200亩,受益贫困户250户947人,当年每户直接分红1400元,基地务工每人每天120元,实现了涉及贫困户当年全部脱贫出列。根据发展规划,今年冬季全县正在推广种植5000亩,2020年再新增种植5000亩,并在兰鼎山森林公园内集中连片种植打造“荔波万亩仙草原”,使之建成全国最大的活树附生铁皮石斛生产基地。

一产引领 百业俱兴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产业革命步伐,荔波县委、县人民政府谋划了“1+5+N”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战略思路。“1”就是一县一业桑蚕产业;“5”就是精品水果、青梅、中药村(石斛)、蔬菜、特色养殖;“N”就是一乡一特、一村一品。通过几年来的全力打造,县林业、农业、扶贫等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五步工作法”和“八要素”工作机制,通过争资跑项和招商引资等筹措资金,大力发展特色林农产业,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农民适用技能培训和推广应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利用“专业人才培训计划”,安排农林专业技术人员进院校、入园区观摩学习接受培训,充分发挥“恩铭讲堂”和远程教育学习平台,聘请专家、教授来荔波开展实战培训和田间指导,破解了荔波多种果树和农作物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遇到疑难杂症,有力推动了荔波县“1+5+N”产业战略的实施。如今全县桑蚕种植基地3.5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桑蚕产业县;近年来通过引种种植的百香果系列品种基地已达7100亩,迅速培植了贵州最大的百香果产业县;久负盛名的荔波枇杷、荔波血桃、荔波碰柑、食用菌、蜜蜂等优势乡土果业和特色林下种养殖业保持蓬勃发展,共同组成了荔波“1+5+N”农村产业格局,并在林草科技的推广应支撑下不断迎来革命性转型升级,强有力地推动着荔波脱贫攻坚战役胜利收关和开创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