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
12月25日,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重报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重庆科技创新指数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市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达到69.79%,同比提高3.56个百分点。另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9》显示,2018年重庆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在全国的排名提升1位,首次排在第7位。
重庆科技创新指数是通过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经济发展5个一级指标和研发投入强度等17个二级指标客观反映全市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和动态、科学引导区县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参考。此次发布的《报告》采用了最新发布的2018年统计数据,及时反映了全市及区县创新水平。
重庆科技创新环境显著改善
12月25日,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重报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重庆科技创新指数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市26个区县科技创新指数有不同幅度的提升,35个区县科技创新环境指数有不同幅度的提升,2018年全市科技创新环境指数达到77.25%,科技创新环境显著改善。
26个区县科技创新指数有不同幅度提升
2018年,全市科技创新战线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区域创新发展的技术、资本和创新生态三个关键支撑,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优质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创新平台引领作用不断加强,支撑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报告》,全市各区县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科技创新指数大于全市平均水平69.79%的区县,包括渝北、九龙坡、江北等10个区;第二类是科技创新指数位于30%-69.79%的区县,包括江津、涪陵、荣昌等17个区县;第三类是科技创新指数小于30%的区县,包括酉阳、武隆、奉节等11个区县。我市26个区县科技创新指数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其中璧山提升幅度最大,达11.06个百分点,紧随其后的是綦江、南川,分别提升8.47、8.25个百分点。
全市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首次突破2%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全市科技创新环境显著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指数同比提高13.9个百分点,达到77.25%。与上年相比,35个区县科技创新环境指数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其中江津、巴南、璧山等提升较快。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全市科技创新投入指数,同比提高6.49个百分点,达到73.72%。其中,全市R&D经费支出410.2亿元,同比增长12.5%;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首次突破2%,从1.88%提高到2.01%,与全国平均水平2.19%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与上年相比,24个区县科技创新投入指数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其中綦江、渝中等提升较快。
此外,2018年全市科技创新产出水平继续提升,科技创新产出指数同比提高3.38个百分点,达到62.91%。其中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7932件,同比增长25.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08件/万人,同比提高1.83件。
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经济发展两个指标也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其中,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为68.15%,同比下降6.71个百分点;全市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指数为62.03%,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
实施科技孵化器专项行动促进创新创业
“《报告》的发布为各区县创新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为引导区县政府加大力度抓创新核心工作和创新特色工作,我们也提出了相关建议。”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李军锋称。
比如在培育企业创新方面,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百千万”工程,综合运用科技创新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财税政策,引导培育引进以高技术性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为重点的科技型企业。
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方面,提高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优化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结构,促使更多的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研发创新活动。
在搭建创新平台方面,引导鼓励区县建立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成果转移转化机构等,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水平,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诊断和成果转移转化。
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引导区县根据地方产业特色培育引进该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或龙头企业,发展小微企业,组建产业研发机构,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或特色农业,积极创建创新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各区县还应通过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项行动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李军锋表示,比如重点建设、提升一批公益性科技孵化器,孵化有独特技术的项目;联合国内外科技力量,建立一批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等专业孵化器;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提升专业化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在孵企业毕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