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云南水稻新品种创制及产业化示范”2019年度项目年终总结会发布信息,通过科企联合攻关,云南省水稻新材料创制、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取得重要进展,为“云米”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项目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牵头主持。两年来,省农科院粮作所、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德宏遮放贡米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八宝贡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5家科研单位和企业联合攻关,在育种材料创制和鉴定,杂交水稻亲本材料创制,优质、多抗、高产新品种培育,水稻种子质量控制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组收集、鉴定国内外稻种资源材料1000余份,鉴定评价出重穗型、高抗稻瘟病抗性材料100份,育成携带有云南籼稻香味基因和软米基因的抗或高抗稻瘟病中间材料211份,完成174份水稻材料基因芯片测序,筛选鉴定相关分子标记(基因)77个。项目组选育出水稻雄性不育系10个、水稻雌性不育恢复系4个。其中,选育的两系不育系“云4S”经湖南农业大学鉴定,不育起点温度≤22.5℃,而一般的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约为23℃,极大地提升了制种的安全性,同时该不育系三叶期前为白色,三叶期后逐渐转绿,可在苗期轻松简便去杂。“云4S”的选育成功标志着云南省在低风险、高纯度两系不育系选育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组选育出包括米线专用米、优质软米在内的水稻新品种20个。其中,新选育的“云科粳1号”创造了我国常规糯稻亩产和百亩方平均产量两项新的高产纪录,滇型杂交粳稻新品种“滇禾优615”和提纯复壮的“云恢290”分别荣获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粳稻组和籼稻组金奖,通过在云南省六大名米骨干品种“云恢290”中导入对光温钝感的基因和抗病基因选育而成的优质籼稻新品种“云籼640”,有望改变云南省高端优质米20余年来无突破性新品种的局面。项目组还研究筛选出种子保健处理药剂3个,水稻种子质量控制技术规程(规范)9项,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荣获201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两年来,项目组研发的水稻繁制种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示范1988亩,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100余万亩,带动行业新增产值近8亿元。
项目组负责人李小林研究员介绍,云南省是优质软米和天然有色米的重要发源地,优质软米研究居全国前列,“八宝贡米”“遮放贡米”“卧龙谷软米”等软米品牌深受省内外消费者喜爱。但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技术还是品牌创建,云南省大米产业的发展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项目组将着力解决云南省大米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以科技创新助力“云米”产业转型升级。(记者 陈云芬)
(责编:徐前、朱红霞)